旬阳转变干部作风促发展纪实
——旬阳转变干部作风促发展纪实
打印

时下,旬阳县,干部作风转变所迸发的创业激情正像一股暖流滋润着这片土地。

一组组数字包含着旬阳人的辛劳与汗水:2012年1至9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7.551亿元,增长14.8%。其中一产增加值5.66亿元,增长5.9%;二产增加值32.043亿元,增长21.8%;三产增加值19.848亿元,增长9.2%。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13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973元,同比增长16.4%。

活力从何而来?旬阳县县委书记邹俊杰一语道破:“作风是战斗力,作风也是生产力,正是凭着团结务实、高效为民的作风,我们的工作才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的事业才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干部下村,我们的生产生活就更有信心”

——农民的一句掏心话,拉开了一场干部作风转变的序幕

从坐着到走着,从指手画脚到手牵手、肩并肩,换一种姿态,百姓感受到的是务实、亲民和温暖。2012年3月30日,县委书记邹俊杰悄然来到吕河镇周家阳坡村,走访40多户农家,访百姓疾苦,查干部作风。

县委书记下乡进村挨家挨户搞调研,让沿途老百姓将信将疑。养殖户曹显来没有想到,会在自家猪圈边看到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大官”。 邹俊杰详细询问目前猪的市场价格,饲料价格,年收入情况,鼓励他要增强信心,并要求镇上领导帮助老曹出谋划策,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当被询问到对目前干部作风有什么看法时,憨厚老曹说:“干部要多下村,要多同我们农户结亲戚,这样我们的生产生活就更有信心了!”在5月2日召开的县委、政府工作会上,邹俊杰引用了这一事例,对台下的240多名领导干部说,“群众的要求多朴素,只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多下下乡,多了解了解群众的呼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当下干部的作风问题有多严重!”、“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抓作风,县委书记迈出第一步,带动了旬阳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全体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所有干部万余人走出机关,深入基层,遍访民情,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建立村情民情台账。共走访群众3800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600场次,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1350余条。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处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

如今,常在农村“走亲戚、串门子”已成为多数干部的自觉行动和日常工作的“必修课”。全县共有34名县级领导联系22个镇、挂联34个特困村和偏远村;114个单位部门包联12个特困村、24个低收入村和5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100名党员干部与9600名困难群众和产业大户结对帮扶,落实发展项目1100个,解决实际困难4500件,化解矛盾纠纷150起

“过去是说破嘴,现在是跑断腿”

——干部的一句感言,体现了干部作风从思想到行动的大转变

小环节,大举措;小动作,大转变。旬阳干部作风气象更新:打麻将的少了,下基层的多了;上网娱乐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承担责任的多了……

作风转变,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在加强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该县引导和发动干部群众深入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承诺实不实,作风变没变,群众作“裁判”。同时,下硬茬,动真格,加大对违反纪律规定干部的惩处力度。

一系列“组合拳”,党员干部思想受教育、行为有规范、身边有监督,全县上下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

变化之一:制度严了,干部受约束。年初,县委出台《关于严肃纪律改进作风五条纪律规定》,在管住吃喝、节制娱乐、严管公车、规范考察、精简会议等五方面肃纪正风。5月2日,县纪委下发《转变干部作风十二个严禁》,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庸懒散”、领导作风“假浮空”等问题,向“机关病”开刀。

变化之二:督查实了,歪风无处藏。为使各项纪律规定落到实处,该县由作风办牵头,抽调精兵强将不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明察暗访。目前,共开展明查暗访60余次,通报批评10人次,警示训诫13人次;通过明查暗访,深挖线索,严查重处,对8名党员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挽回经济损失22.39万元。

变化之三:形象变了,干群心贴心。截止三季度,全县各镇公务接待经费同比下降了15%。县城宾馆、酒店、农家乐的营业收入减了,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打麻将、聚会喝酒的干部没了,进村入户与农民传技术、共联欢的干部多了。干群关系前所未有融洽,县域内涉及党员干部信访举报数量同比下降11%。

“这是一件小事,但影响了全县干部队伍的形象”

——纪委书记的一句批示,反映了亲民、便民、利民的坚定决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甘溪镇的一名群众被镇干部驾驶的车辆溅了一身泥水,上前理论时,对方却态度蛮横,因此愤而提笔,向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世波写了一封举报信。张世波在举报信批示:“这是一件小事,但影响了全县干部队伍的形象!这不是小题大做,亲民、便民就要从点滴小事抓起。”

元至11月份,全县共受理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信访举报66件次,初步核实线索48件,转办案件34件,立案查处18件,党政纪处分25人,挽回经济损失43.7万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每个旬阳党员干部的共识。关心群众不光体现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上,还体现在政府职能、服务方式的转变上。

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政务公开制等效能建设八项制度, “转”字破题,“实”字立意,狠抓行政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工作。

麻坪镇针对社区空巢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成立“公益家政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水电维修、粮油配送、日常护理等无偿服务,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县公安局服务大厅推出“事不过二”制度,群众办事第二次不能办结的,由受理民警上门办理。

目前,全县22个镇实现便民中心全覆盖,全县318个村居,依托村两委活动室成立便民服务室224个。从“县政务大厅”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再到“村便民服务室”,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百姓办事难问题。

“好风凭借力”,作风转变的春风带动了全县民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旬河口翻板闸坝、下菜湾城中村改造、老城仿古改造一期工程和配套城市管网工程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新规划的75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已开工68个,集中安置率达85.1%;转移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镇入社区7969人。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14个共计4336套,已竣工1780套。江南公路改造全面开工,两仁公路主体完工。“三大灌区”改造、“四大片区”开发和“五大水利”建设等水利工程稳步推进,城区、草坪等汉江综合整治项目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及续保256291人,覆盖率达97%。县城中心敬老院及神河、双河区域敬老院相继开院,县城社区服务大楼主体竣工……

“旬阳优越的发展环境,坚定了我在中国投资的信心!”

—外商的一句赞叹,彰显了优化投资环境的显著成效

中国西部水泥公司独立董事诺波尔在旬考察后竖起大拇指。该公司下属的安康尧柏水泥公司日产4000吨水泥生产线从开工建设到一次试产成功,仅用一年半时间,克服了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设备安装等实际困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年增产值7亿元,实现税费1.24亿元,创下同类企业利润效益、企业建设速度奇迹。

旬阳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断改进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业绩大增的同时,也赢得了投资企业的赞誉。

一边是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边是即将投产的现代化企业,在生态工业园区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园区管委会主任邓邦才说,“干部作风的大转变,给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中烟、陕汽、中电投等33家企业入驻。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以“作风转变年”活动为契机,围绕促生产、抓建设、强服务、办实事转作风,按照“入园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标”要求,建立包干到人、分片负责、三级联动的企业服务责任制,促进项目快速投产见效。截至10月底,园区投产的百万元以上企业150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实现总产值58.1亿元,同比增长69.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51.5%;上缴税收7.4亿元,同比增长46.7%。

政策上招商,感情上亲商,生活上爱商、安商,一系列举措,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全县34名县级领导挂联企业34家,落实包帮干部1200名,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6户,在建工业项目8个。上半年,成功签约项目12个,引进资金40多亿元。

旬阳的招商引资已从以前的冷冷清清到了现在熙熙攘攘的转变,工业发展态势也从“孤家寡人”到了 “万花竞放”的大好局面。1至10月份,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9.79亿元,同比增长4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80亿元,同比增长43.24%。三季度末实现工业增加值25.798亿元,增长25.9%;其中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38亿元,增长28.5%。

作风转变,民心所向;作风转变,助力发展。近日,在旬阳太极城论坛里,一位网友在感慨干部作风转变之余,将“最爱春晴花满县,人家都住小蓬莱”这句古诗改为“最喜清风拂满县,居此不必羡蓬莱”。


上一条:平利县抓党风廉政建设促党员干部廉洁履职纪实
下一条:安康市纪委监察局“八个一”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