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利县纪委坚持挺纪在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5件(次),初核问题线索155件,转立案12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34人,其中科级干部8人,开除党籍4人,留党察看5人。
强化问题线索排查管理。坚持落实信访民情直通车、点名接访制度,开通了12388举报电话,在门户网站开通了网络举报信箱,畅通信访问题线索收集渠道,方便群众来信来访。结合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和日常巡察,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检查、个别抽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梳理问题线索。对发现、收集和梳理的问题线索,严格按照《信访线索集中管理和集体排查制度》,进行专册登记、统一管理、集中排查、集中交办、限时办结。对重大涉嫌违纪问题,由县纪委核查处置;属于违法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置;对基层一般性违规违纪问题,交由相关镇和纪检组核查处置;对因工作制度、管理缺陷而导致的违纪问题,及时交由责任单位查缺补漏、完善提高。截止目前,县纪委处置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35件,镇纪委处置问题线索97 件,纪检组处置问题线索29件。
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十个严禁”》、《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办法》,紧盯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常态化明察暗访,持续开展廉洁过节“五个一”批专项行动。今年共组织开展明察暗访15次,发现并纠正纪律作风方面问题63件,党政纪立案2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9人,诫勉谈话24人,对46件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实行纪委常委和委局各室包联镇纪律审查制度、纪委机关全员办案、交叉办案、异地办案、乡镇办案协作区等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城乡低保、民政救济、土地征收、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保持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3件。如,老县镇太山庙村党支部副书记柯昌银和该村组长江龙平、杨兴林在扶贫对象识别工作中分别以本人家属名义将自己列为贫困户,另将两户不符合标准的农户评定为贫困户,给予柯昌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江龙平、杨兴林党内警告处分,对该村党支部书记吴丰平、村委会主任陈进兵、村监委会主任陈宗发、镇包村干部吴风华予以诫勉谈话;大贵镇淑河村原村委会主任方少林私自领取本村五保户朱某粮食补助资金及五保生活补助资金,给予方少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广佛镇广佛村村委会主任彭泽兵利用协助平镇路“3改2”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兑现工作之便,以亲戚名义将工程建设占用村委会部分场院及地面附着物补偿款领取后由个人保管,给予彭泽兵党内警告处分;长安镇千佛洞村监委会主任唐孝云侵占该村已故特困户袁某9亩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给予唐孝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把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工作,采取“排名通报、末位约谈、奖优罚劣、一案双查”四项举措,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县纪委对各单位、科室、纪检组纪律审查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排名一通报,通报定时下发各镇、各部门,同时寄送相关有纪律审查任务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排名靠后(各镇后三位,部门、各室、纪检组末位)的,单位纪检组织负责人向县纪委常委会作出书面说明。对全县通报后,未采取有效措施,第二次通报排名仍靠后的,县纪委对单位监督责任负责人进行约谈,约谈监督责任负责人后,排名还是靠后的,约谈主体责任负责人,并作为年度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主要依据;对未完成年度纪律审查工作任务的,实施“一票否决”。严格奖优罚劣,将纪律审查工作情况与年度评优评先相挂钩,对年度纪律审查工作任务未完成的单位,提请取消其纪检组织负责人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并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干部年度考核奖金。对不认真履职、压案不查、瞒案不报、查处不力、久拖不结的坚决问责,实行“一案双查”,深度追责纪律审查工作靠后的单位和责任人。今年以来,共约谈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违纪行为滞后的监督责任负责人17人次,追究主体责任3件3人,追究监督责任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