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镇坪县按照市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总体部署,抓宣传教育,抓源头管理,抓整治落实,有效改善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得到本质提升。至目前,该县未发生道路安全统计事故。
高度重视,夯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各镇及部门共同协作,周密细致地部署各项工作,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公安局长、县安监局长为副组长,27个相关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意见》,落实了各镇及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实行县镇道由交警部门负责人包片、干警包路段的管理机制;组建村道路安全管理办公室,聘请专职协管员,形成镇政府领导、管理办公室协调、村委会具体负责、专职协管员监管的村道路管理机制。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该县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为载体,突出“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主题,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电视、网络、报刊、展板、传单、横幅等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及时宣传报道先进典型,曝光违规违法行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7月份以来,全县召开各类交通安全重要会议24场次、悬挂宣传标语35条、县电视台曝光交通违法案件8件,在2所中学、10所小学开设了交通安全教育课,印发明白纸10000余份,发送道路交通安全“温馨”提示短信上万条,在207省道、平镇路、镇村道路上制作警示标语牌40余条(块),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源头防范,注重实效。一是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联系制度。由县交通安全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牵头,定期召开交通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及时研究和处理道路交通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5月份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5次,进行专题部署。二是完善道路交通“安保”设施。今年以来,县交安委组织交警、交通、安监等部门,在各镇的配合下,对207省道、平镇路以及全县镇村道路的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了逐一排查,特别是对交通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线缺失道路、易发生事故的弯道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和研判,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较强的整改方案。三是加强客运企业和站点管理。规范客运市场,严把机动车审验关,从源头上防控安全事故。对汽车站、运输企业和旅客集散地进行了全面检查,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要求,严禁“三品”进站、上车,严禁超员超载、客货混装现象和车辆带病行驶。强化营运车辆资格审查工作,严格车辆检验、驾驶员考试登记、驾驶员年审、换证管理等工作,对不合格的驾驶人员坚决予以清理,确保营运车辆都达到安全技术要求。三是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以县内主干道、207省道及镇村道路为重点,对无证驾驶、无牌驾驶、超速驾驶、酒后驾驶、客车超员、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000余起,行政拘留3人,罚款处罚2000余人次,批评教育近3000人次,有效改善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加大投入,治理隐患。一是排查治理道路交通隐患。开展公路危险路段、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失的隐患路段,及时设立警示标志,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全县共投入650万元,完成设置波形梁钢板护栏21公里、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墩25公里,增设警示标志51处,加宽改造村道65公里。对排查出的280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278项,整改率达99%。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还在县城重新规划设置临时停车位610余个,在各集镇重新规划设置临时停车位130个,部分缓解了因地域狭小导致的交通压力。二是完善镇村道路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层层负责的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督、警民联动长效机制,确保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强化乡村道路客运安全监管和服务工作,对新增设农村客运线路,提前由交通、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评估,努力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镇村客运服务,最大可能的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根除农用车违法载人行为。三是强化督查巡查力度。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不定期深入各镇及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督导和明察暗访,纠偏扶正,力保治理成果不反弹。
文章来源:镇坪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