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看病这么方便,政府配的药品这么齐全,我的病看好了,连医药费政府还给报销!”这是陕西省紫阳县联合镇鱼泉村七组的李芝美茶余饭后逢人必讲的家常话。李芝美65岁了,体弱多病,经常看病吃药。由于家住偏远,以前到镇上看一次病得走十几里山路,好不容易到镇上了,镇卫生院的药品又不齐全,经常还要托人到县上去买,所以看病难、看病贵是她的老大难。现如今,她可以在家门口的卫生室看病捡药了,而且每次还可以报销80%的药费,这让老人家脸上笑开了花。
把脉确诊:群众疾苦就是风向标
全面实施药品“三统一”——开出便民服务“好药方”
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11年的一天,一份题为“我们的债务谁来管?”反映医院债务的建议书在刚到紫阳县上任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顺利的手中久久不能放下。而在随后群众反映医院套取医疗资金、在药品采购中吃回扣、药品价格太贵等诸多问题又接踵而至。“医院负债,药品价格参差不齐,农村看病贵、看病难是摆在我县医疗卫生工作面前的突出问题”,这是他在调研“号脉”后得出的“确诊”。
“群众疾苦就是我们工作的风向标、群众的呼声就是对我们的命令”,“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王顺利书记在全县医药卫生工作会上这样说。如何进一步规范医院经费管理,加大基础医疗卫生施设建设,规范药品价格及其配送程序,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病方便,唯有在行政职能上进行转型,把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打造成便民服务机构,以为民服务、便民服务为宗旨解民之困,解民之忧,解民之怨。而在全县共236家非营利性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零差率销售政策,是紫阳县给老百姓看病“老大难”开出的便民“好药方”。
对症下药:群众看病 政府买单
推行“院财局管”——医院没了“小金库”
“不管一身轻啊,终于不用为医院的经费发愁了!”这是县中医院院长陈龙顺发出的感叹。如何让“三统一”政策落得实,紫阳县从2011年9月1日起,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资金统一管理、药款集中支付、收支分户核算、全程监督服务、决策分析一体化”的“院财局管”管理制度。成立紫阳县“院财局管”集中核算管理办公室、“三统一”药品集中采配结算管理中心和“三统一”药品集中配送中心,抽调5人具体负责,规范了全县“三统一”药品以县为单位集中采配结算管理工作,形成了财务核算、资金结算和监督管理三个中心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彻底堵住了医院“小金库”风险。
“政府不搭台、群众咋唱戏?”紫阳县“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政府副县长贾学勇这样说。紫阳县先后出台了《紫阳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紫阳县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管理办法(试行)》、《紫阳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考核细则》、《紫阳县药品三统一配送企业不良记录月通报制度》等相关文件,最重要的是,县政府优先保证药品“三统一”工作经费的落实这一举措让老百姓看病报销成为了现实,真正做到了“群众看病,政府买单”。
药到病除:群众满意笑颜开
三项排名全省第一——群众看病不花冤枉钱
2012年12月19日这一天,家住紫阳县斑桃镇的朱忠平、朱忠安两兄弟含着热泪给紫阳县医院送来了一张感谢信,原来这两兄弟的母亲患了白内障、冠心病,同时又不慎股骨骨折,原本两兄弟以为母亲的病非得到大城市、大医院去才治得好,结果没想到通过县医院的精心治疗,自己的母亲所有的病都给看好了,而且花费的医药费居然还给报销了80%,让这个家庭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据了解,截止3月底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三统一”配备“三统一”药品品规19.3万种,配备全部药品品规19.3万种,药品覆盖率、配备率、使用率达100%,在全省位居第一。实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3.5%;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6.8%;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4.3%;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8%,直截减轻患者药品支出费用692.40万元,深得农民群众的赞誉。
药价明朗了(医疗机构有显示屏、药盒上有标价),价格下降了。正规渠道配送的基本药物得到了普遍使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购药,在降低群众负担的同时保证了群众的用药安全,不让老百姓花一分“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