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自启动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以来,市纪委监委加强督查监督,注重教育预防,强化惩治震慑,确保基层组织换届工作风清气正。截止目前,全市1630个行政村和53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已顺利完成换届任务,4月初已启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加强督查监督。一是市纪委监委坚持挺纪在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单位密切配合,制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纪律,提出工作要求。二是抽调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全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暗访督查,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方式深入各县区和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的镇村了解掌握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和通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三是各县区党委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各县区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发挥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督导组巡回督导作用,加强对“十个严禁”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汉滨区强化督查,整顿转化复杂村32个,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重大矛盾纠纷45件,为村级“两委”换届创造了良好环境;紫阳县组建17个驻镇督导组,每组由一名县级领导任督导组组长,开展督导34次;石泉县邀请100余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风纪监督员,在候选人提名、竞职演说、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
注重教育预防。一是市纪委监委利用安康党风廉政网、手机短信平台、廉政文化公共传播平台、市纪委官方微博、微信“五位一体”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十个不准”换届纪律规定,各县区到镇到村,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相关党纪法规,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有序、合法参加选举。二是对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摸排,做到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思想动态“三个清楚”。坚持问题不“清零”不启动换届程序。汉滨区建立选情、违纪处分、负面清单、建议人选、财务审计“五个台账”,实行问题件件登记销号清零;平利县对11个镇提名推荐的725名候选人预备人选近年来信访举报、党政纪处分等情况进行廉政审查,坚决防止“带病提名”;紫阳县对排查出的民生热点、村民信访、班子人选等24个问题实行了“清零”处理。
强化惩治震慑。一是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网络投诉平台,鼓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进行监督,对于群众、媒体反映的违反村级组织换届纪律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并进行处置核查。宁陕县实行凡情节具体、线索清楚的,均限时办结;平利县坚持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按期到信访局接访;紫阳县对外公示县纪委、监察委班子成员联系电话,实行点名接访;石泉县民情信访直通车深入镇村1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二是结合惩治“村霸”“沙霸”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震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快速双向移送反馈机制,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村霸”“沙霸”等涉黑涉恶腐败问题,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创造健康、平稳、安定、有序的换届环境。三是对在换届选举中群众反映的9条问题线索,市纪委积极督促相关县区纪委监委正在依法依纪组织核查。截至目前,全市在党组织换届过程中未发现贿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