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的事真是愁死人了。我一个打工妹,没城里户口,靠租房在县城居住,孩子上学这事咋办呢?”家住西乡县堰口镇肖家湾村的肖静在县城打工好几年了,孩子上学的事让她犯了难。
当听说可以拿着租房合同和身份证明就可以给孩子报名上学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肖静来到县城东关小学,没想到顺利地报上了名。
“做梦都没想到,孩子上学的事这么快就解决了,多亏现在的好政策呀!”
肖静赞不绝口的“好政策”就是西乡县纪委监委强化作风建设监督,持续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形成的惠民举措,有效缓解了“入园难、上学难”问题。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西乡县纪委监委把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执纪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实际,与各职能部门面对面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下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意见》,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县纪委监委和14个职能部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栏等平台和渠道,广泛宣传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和监督举报方式,建立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行业部门主抓推动、派驻机构跟踪监督的工作格局,监督保障九个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今年“幼儿园小班”“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中,该县探索实行“户籍、房产划片+网络注册抢号”相结合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幼儿园梯度招生制度,“小学一年级”招生分为四个梯度,幼儿园小班招生分为三个梯度,向社会公开招生计划、报名和注册时间、注册抢号办法。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入学纳入梯度招生范围,实行“网络注册抢号”(只需要提供户口本、从业证明、务工证明、租房合同等其他资料)由学生家长各自自行注册报名抢号。
“只需在网站首页选择报名入口,点击‘小学报名入口’或‘幼儿园报名入口’按钮进入,在报名时间段内输入正确的学生姓名、学生身份证号码和注册手机号注册即可。”西乡县东关小学校长秦有文介绍说,“为了方便学生家长网上报名注册抢号,县教育体育局专门组织人员对家长进行报名注册抢号指导培训。”
聚焦“入园难、上学难”这一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西乡县教育体育局一方面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强化要素保障,全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个,新增招生计划3270个,缓解供给不足短板。另一方面,强化调查研究,对适龄生源深入摸底分析,科学划分学区,改革招生办法,在坚持公开公平,全力保障的前提下,针对农民工、进城人员子女,探索区域划片、网络抢号的招生办法。给群众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引导家长理性择校,对未抢上学位(学生容纳量)号的,由县教育体育局统一合理安排。
“通过这类小切口改革,学校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以往那种‘写条子’、‘找路子’的现象没有了,家长感到秩序规范了、学校压力减小了、群众满意了。”西乡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旭说。
为落实招生工作安全稳定责任,加强矛盾排查和风险化解,杜绝违规招生,县教育体育局还成立了招生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区六所学校招生秩序监督监管,组成四个监督检查组,直接对各学校的招生情况进行现场督查,随机抽取5%至10%学生的报名资料原件进行复查。同时,又分别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政风行风监督员、特约监察员等30余人对城区小学、幼儿园年度招生工作及报名资料进行审查,对择校生的抢号环节,在后台进行全程监督。
“对违规违纪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强监督推动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公开。”西乡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张译文说。
“今年7月,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幼儿园、小学招生工作,从招生方案程序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公平、公正。”西乡县城北街道东关社区党委书记龚前英说:“这次创新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实效,社区也没有因孩子上学报不上名而上访的,社会评价相当好。”
“以前孩子上好学校就要找熟人、托关系,请客送礼,现在不用了。”在西乡县东关正街开理发店的刘艳女士高兴地说:“这种招生制度相对公平、合理,我们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