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按照中省市作风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创新督导机制,灵活检查方式,推进监督全覆盖,严肃问责追究,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定期召开督导会议,明确督导重点。县委印发《深化作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深化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县纪委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每月制定一次《督导检查方案》,召开一次作风建设督导工作会议,各督导组就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作风建设工作中经验及做法进行交流汇报,县纪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各督导组工作逐一点评总结,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研究对策和办法,统一思想,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安排部署近期工作。就亮点、特色工作,及时提炼总结,编发工作动态6期,推广基层好经验、好做法。拍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8期,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扩大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在督导检查内容上,将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首要督导重点;把干部工作纪律、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上班期间参与娱乐活动、参与赌博、公车私用、违规公款吃喝、婚丧嫁娶违规操办、节假日值班、汛期值班、机关单位环境卫生等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点。
创新督导检查机制,实现监督全覆盖。一是县委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成立了全县重点工作和作风建设督导委员会,从全县退居二线的科级领导干部中精选14人组成作风建设督导组,下设3个督导小组,不定期深入全县各级各单位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二是整合督导力量,组建全县干部作风建设督导检查小组库,将39个派驻纪检组组长和纪检监察干部全部纳入,根据工作需要,每月随机抽取12人组成4个督导组,不定期对各镇、各部门、单位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三是下移督导检查责任主体,各镇办、各部门组建各自的督导检查小组81个283人,对本单位、本系统干部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通过建立健全督导检查网络,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贯通、两级联动、纵横交织、全方位的干部作风建设监督体系,实现了督导检查全覆盖。
灵活检查方式,规范督导程序。在督导工作中,各督导组严守工作纪律,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聚焦问题导向,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模拟办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暗访复查、杀回马枪等方式开展检查。实行督导范围一月一调整,督导人员一季度一调整,避免面孔熟、人情熟。坚持“三不固定”,即:督导人员不固定、范围不固定、时间不固定。督导对象突出 “三个必查”,即:领导干部必查、窗口服务单位必查、基层站所必查。建立督导检查“一表两单”,即:检查情况登记表、作风建设督办单、作风建设移交单。实行督导检查组长负责制,切实规范督导检查程序。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督导组现场下发督办单,责成限期整改;对发现的突出违纪违规问题,由县作风办下发督办单,并跟踪督促整改,由委局主要领导对相关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实施约谈问责。
严明纪律要求,严肃问责追究。制定出台干部作风“五项制度”、“七项纪律规定”和《城固县干部作风违规问题处理办法(试行)》,对违反工作纪律、会议纪律、相关制度规定、行政效能建设等情形的处理办法进行了明确细化,针对问题情节轻重程度,采取批评教育、警示训诫、经济处罚、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等多种手段进行追责,追责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今年以来,共开展督导检查85次,重要时间节点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专项检查7次,累计下发督办单32份,给予党政纪处分8人,追究领导责任19人,起到了有力警示和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