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各级党政干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围绕“转作风与项目建设互促共进”、“务实节俭转变接待方式”、“严于律己转变纪检干部职能”,形成了风清气正好干事的良好风气,成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围绕中心,转作风与项目建设互促共进
围绕经济抓党建,把抓党建重点放在转作风与项目建设互促共进。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重要组成部分,该县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县纪委监察局把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实现汉中东部区域强县奋斗目标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任务,做到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就监督检查到那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哪里,纪检监察机关就坚决维护到那里,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动摇、促进发展不懈怠。在陕南移民搬迁、316国道过境段改造、东关旧城拆迁改造等市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现场,处处都有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据统计,该县先后6个重点项目和市上拟观摩的10个备选重点项目进行了效能监察,提出意见建议48条,向8个重大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对个别镇、部门贯彻落实市、县秸杆禁烧工作部署不力的问题予以了问责处理。对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在北部花岗岩磁铁粉矿产资源开发专项整治工作中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相关部门执行政策不到位、工作失渎职及其他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立案查处5案5人,警示训诫4人,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廉政建设成为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八项规定,务实节俭转变接待方式
“廉政灶”的推行,让我再不为陪餐喝酒犯愁,既给镇上节约了招待费,又让镇领导腾出时间去思考、谋划工作,这项制度好!。”近日,杨河镇党委书记张远庆在接待省市纪委检查调研工作时说到。该县在全县18个镇和部分县直部门推行了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如今“三个一”,即一碗饭、一碟菜、一份汤,已成为各级党员干部下乡检查工作的用餐标准,深受干群欢迎。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实施意见》、市委《意见》出台后,该县及时下发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实施意见》、《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等文件,县级领导带头垂范,树立榜样,为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画出了“红线”。县纪委对规范公务接待、严格公务用车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办公用房停建清理工作,对个别干部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等问题予以了严肃处理,先后开展明查暗访10轮,查纠问题118个,处理干部29人,其中党政纪处理20人、警示训诫9人。
严于律己,转变纪检干部职能
“我们在用一双眼检视别人,可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李其彦经常在委局机关每周一雷打不动的机关学习例会上用这句话告诫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该县始终坚持“严”字当头,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突出“执纪的再执纪,监督的再监督”,着力打造纪检监察“铁军”,彰显了“茶乡卫士”良好形象。利用周例会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以及上级有关文件,不断强化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每年举办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大力支持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级纪检监察履职能力。探索推行镇部门纪检监察干部到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跟班学习培训制度,2批3名纪检组长到委局机关“回炉深造”。大力推行委局机关重点工作周安排周汇报点评制度、委局领导和各室工作联系点制度、镇部门纪检组织向县纪委定期汇报工作制度,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加大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交流和提拔任用力度,先后提拔4人、轮岗5人,新配备部门纪检组长8人,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
“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干部要带转变作风、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带头……”。县纪委副书记乔念堂如是说。委局机关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纪检监察机关作风的通知》、《西乡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改进作风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作风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模范遵守执行“八项规定”,带头改进作风,深入3个联系点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选派机关一名室主任到白勉峡镇树林坪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机关领导和8名干部分两批驻村,深入农户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开展政策宣讲15余场次,办学习宣传专栏2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协调落实道路建设、农电改造等项目3个、资金50余万元,向帮联的4户计生家庭户、3户困难群众无偿赠送价值1万余元的能繁母猪7头,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认真开展了会员卡、商业预付卡专项清退活动,170名纪检监察干部职工进行了自查清退,实行了会员卡“零持有、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