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五大举措抓作风见成效
打印

2013年,西乡县紧紧围绕“八项规定”,坚持反对“四风”,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深化干部作风建设,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促进干部作风持续转变,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让干部没有“架子”

西乡县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了《县委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规范了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简报、检查评比活动、厉行节约。县上主要领导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文风会风、出差接待、厉行节约的执行情况,为全县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树立表率。

1月份,县委书记马世生在2013年工作思路研讨会上要求“每人发言3分钟,只讲工作怎么干,不准念稿子……”。2月23日,西乡县人大、政协两会简朴开幕,会议期间不悬挂气球标语,不摆放鲜花,不安排宴请;大会按照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的原则,对大会日程以及开闭幕式都进行了精简压缩;代表、委员遵守会议纪律,全程吃自助餐。大会并没有因为节俭而失去应有的庄严和规范。全县各单位以此为鉴,为改进文风会风,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全县合并减少会议近1/3,精简各类文件、简报、交流材近1/5。

“‘廉政灶’的推行,让我再也不为陪餐喝酒犯愁了,既给镇上节约了接待费,又让镇领导腾出时间去谋划工作,这项制度好。”近日,杨河镇党委书记张远庆在接待省市纪委调研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该县今年全面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控制财政经费开支,制定出台四项硬措施,全面压减县级机关单位2013年度公用经费5%;完善“廉政灶”制度,领导干部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壶茶,干部在群众心中没有“官架子”,干部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作风进一步转变了,预计公务接待费用大约节约280多万元。

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拉近干群“关系”

该县根据中省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及时制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走村入户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经济相对落后、问题较多的村组蹲点调查研究,为基层发展出谋划策,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从县直部门选派24名副科级党员干部到农村任“第一书记”挂职锻炼,使我县党员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观念、群众感情进一步增强。

8月26日,桑园镇胜利村“第一书记”刘秦在田坎上找到村民老姚,说:“你安心治病,我已经给计生局和民政局打报告申请帮助你。”眉头紧锁的老姚心头一热,连连感谢说:“刘书记,像你们这样的干部真是没说的,好呀!”。10月26日,白勉峡镇三岔河村支部书记唐秀生说:“县纪委干部赵煜在我们这儿驻村,帮助我们跑项目要了12万,解决了上十年没有解决的村上公路建设,使我们村种烤烟的问题没有了。” 像这样干部下基层解决群众困难的现象比比皆是。2013年底,该县累计下派驻村干部1106名,走访群众数31000名,收集意见建议3140多条,为村上落实发展项目85个,破解难题530个,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140个。

开展群众评议活动,让干部“脸红”

该县坚持开门抓作风,聚焦“四风”,让群众评价干部作风,持续开展群众评议活动。2013年,将群众评议范围拓展到部门副职,围绕能力素质、勤政效能、工作作风等6个方面开展,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执行能力、服务意识,解决存在的“中梗阻”问题。

“请问,你们在食品检查中,都有那措施保证执法检查的准确性?如何保障全县人民的食品安全?”这是群众代表质问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稽查队队长赵淼提出的问题,他在会后说:“对群众代表的质问,我感到责任重大,甚至有些脸红心跳”。面对评议群众和代表的质问,很多涉及办事效能、执行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干部现场十分尴尬难看,出现答非所问、口吃结巴、面红耳赤的现象,甚至伤害了干部的领导“脸面”,触动了干部的心理“底线”,撼动了干部的权力“官威”。

该县共有121名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和521名干部职工接受了群众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对群众评议满意高领导干部予以表彰,加大提拔培养力度;对群众满意度排名靠后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并且当年不能评优评先。形成了干部有压力、工作有效率、单位有震动、社会有影响的效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建立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得到“便利”

“您的2013050310054号申请已办理完毕,请速到西乡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局窗口领取。”收到短信的西乡县白龙塘镇村民张祥玺十分高兴地说:“现在群众办事就是方便,一次提交资料,下一次就可领到证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近年来,西乡县坚持“打造一流服务环境,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市一流、功能完善、事项齐全、便民高效”的目标,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能。全县建立1个县行政服务中心,18个镇建立便民服务大厅,267个村和10个社区均建立了便民服务点,全面实现了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基层服务的质量,形成了覆盖城乡、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

县行政服务中心改扩建后,已入驻部门24个、服务人员102名、办理事项298项,坚持“让信息跑起来,让工作人员动起来,让服务对象乐起来”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行政服务工作的新思路。2013年,共受理各类服务事项191500件、提前办结129664件,共节省近250659个工作日,群众满意率100%,做到了高效服务、文明服务、廉洁服务。

严格问效问责,让干部紧绷“高压线”

“哎!听说我的战友前几天上午,在单位耍游戏被逮住了,还要给处分,现在干部作风纪律抓得紧呀!”另一个小伙说“我还听说哪个镇上有个上班睡觉,已经处分了。”笔者的一位亲戚谈到在街上听到的谈话。像这样上班时间看电视、睡觉等以前习以为常的现象,现在要给处分,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映。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创新督导方式方法,严肃惩处一批损坏党风政风的人和事,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县委作风整顿办会同“两办”督查室采取集中督查、明查暗访、模拟办事、重点抽查、现场摄像等方式加强督查督办力度。重点检查各单位存在“四风”现象以及以权谋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大力整治“懒散庸奢”现象,治理“冷硬横推”的“衙门”作风,现场查处干部工作去向、工作效能、服务态度、上班迟到早退、玩游戏、看视频、睡觉和违规操办“升学宴”、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等违纪违规现象。

该县干部作风督导组和复查组深入219个单位,开展检查督导10轮,查处违反作风纪律规定案件9件,惩处29人,警示训诫9人、约谈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89个单位和24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8人。使全县领导干部始终绷紧干部作风这根弦,时刻牢记党纪政纪的“警戒线”,严防触碰作风建设的“高压线”。


上一条:西乡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综述
下一条:西乡五项措施严格处分决定事项执行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