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勉县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乱收费问题,严把“四关”开展专项治理,通过采取收费公开—强化监督—严厉追责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规范了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收费行为,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2011年群众对该县教育收费满意度达到了100%。
一、严把收费关。建立收费公开公示机制。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汉中市教育系统“十个严禁”、“十个不准”》及2012年春季《陕西省教育收费公告》的规定,并通过专题会议、报纸、广播、电视、政府信息公众网等媒体,对教育收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收取教辅资料费、校服费、保险费、体检费、卫生防疫费、饮用水费、“家校通”费、补课费、高中择校费等问题,落实“学校悬挂公示牌、家长手持明白卡、收费发放通知单、每期公布结算表”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学校必须持证收费,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举报箱、并对学校收费情况、执行政策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和纪委监察局监督举报电话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严把检查关。建立联合监督和检查机制,及时纠正和查处乱收费行为。结合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和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由县政府办牵头,物价、财政、教育、纠风办等部门参加,并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部分学生家长,采取听、查、看、访的方式,每年定期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收费政策落实情况、教辅资料征订情况、有无违规开办特长班、兴趣班、提高班情况、有无违规补课收费情况、“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情况、有无超标准、自立项目收费情况、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严把问责关。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教育局每年与各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签订规范收费责任书,明确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县纪委监察局坚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和《勉县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工作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群众举报和检查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肃查处,毫不姑息,并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2010年,该县立案查处了某镇初级中学乱收补课费一案,涉案金额30万元。学校校长受到了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县教育局当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被一票否决。这件案例在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震动,警示教育了广大教职员工,使人们进一步形成了规范收费的共识。
四、严把评议关。建立群众评议机制。每学期组织专人对群众关注度高的部分中小学(园)开展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将群众对教育收费方面的满意度列入民主测评范围,逐步形成了治理—评议—再治理—规范的良好局面。
文章来源: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