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纪委多方调研,圈定重点,扎实创新。以精准脱贫为切入点,以“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整治压力传导不够、脱贫攻坚领域不正之风、大操大办酒席和权责清单落实不力等为抓手,以“明察暗访轮岗制”为“助推器”,用“纪律黄页”管部门,用“温馨提示卡”管镇办,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管村组,密织制度网,不断强化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坚持倒逼责任落实制度。出台“问责办法”,坚决整治行业部门不正之风,倒逼责任落实。先后出台《“两个责任”问责办法》、《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办法》、《脱贫攻坚“六条禁令”》、《公职人员大操大办酒席行为问责办法》、《权责清单运行工作问责办法》,共整治压力传导不够4次,通报3次,立案查处5案5人,约谈提醒10人;整治脱贫攻坚领域不正之风3次,发出通报2次,立案查处8案8人,约谈提醒19人;整治大操大办酒席问题5次,立案查处14案14人,约谈提醒21人。全县29个县级部门共编制权责事项4124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107条,制定部门职责边界49项,制定镇办权责事项61项。全县不正之风得到进一步纠正,按规矩履责的氛围逐步形成。
坚持明察暗访轮岗制度。建立明察暗访轮岗制,营造“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新常态。结合“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组建临时督导检查组,针对干部纪律、工作落实、压力传导等问题,不定时采取明察暗访、入户调研、实地检查、问题跟踪、督导整改、直接调查等方式,对全县进行常态化明察暗访。这一常态性做法,让全县干部感到“天天都有暗访组”、“不努力就问责”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派驻纪检组知压力、明责任、强学习、重成效。截至目前,共派出节假日“四风”暗访组12个,暗访5轮次,核查29个部门单位三公经费发票,检查公车129辆,发现问题线索2个,立案查处2案2人;派出6个作风建设督查组,暗访督查作风建设6次,发现问题51个,整改问题51个,发出通报2次;派出6个“三个助力”专门督查组,发现问题线索8个,转立案8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新常态正逐步形成。
坚持“纪律黄页”管部门制度。制作“纪律黄页”,管好部门,提醒干部挺纪在前。为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制定并落实好部门行业“负面清单”,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挺纪在前,要求县直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今年6月底前,立足单位实际,将工作开展过程中易产生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梳理归类,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权责清单、“三定方案”、单行法律法规及其处分办法,将党员干部应受到的党政纪处分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处分条例》等一一对应,制作成本部门本行业的“纪律黄页”,县纪委编印成册,印发全县,以此增强党员干部的守纪意识和自律意识,真正将党纪挺在法律的前面,营造“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县26个政府部门及直属单位已制定好各自的“纪律黄页”,县委口工作部门及省市驻镇单位正在着手制定各自的“纪律黄页”。
坚持“温馨提示卡”管镇办制度。推行“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制度,管好镇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近年来,国家投入力度大,群众享受惠农补助多,由于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低智人员只能选择他们的贴心人村官们代为办理,但极少数基层干部心存侥幸,生冷硬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违纪行为屡屡可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惠民政策梗阻问题迫在眉睫。在全县20个镇办推行“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制度。将农户应享受各项惠农补助,按类别、标准、数量、金额以及享受范围、责任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统一印制成卡片,由各联村干部直接发放到农户,群众应享受的各类补助全部在卡片上,农户应享受多少惠农资金一目了然。如有困难,不出家门,只要按卡找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民政、社保、计生等方面的服务。“惠民政策温馨提示卡”的推行,有效解决了惠民政策梗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了惠民政策公平、公正执行,惠民资金有序、合规发放,确保资金和干部双重安全。目前,全县正有序开展,8月底前可全面完成。
坚持“望闻问切”管村组制度。实行“望闻问切”四诊法,管好村组,诊治群众身边“微腐败”。针对基层“四风”问题隐藏深、范围广、手段高的特点,探索实行“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疑难杂症”。望诊:通过专项检查、述廉述责、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廉政考试、廉政谈话、举办廉政教育培训等,抓早抓小,防患未然。闻诊:通过公开举报电话和地址、开通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运用述廉巡察、干部作风督导、经济责任审计、网络舆情监管等,广听民意,虚心纳谏。问诊:成立办案协作领导小组,将全县20个镇(办)重新划为5个办案协作区,委局班子成员定期调研走访,及时沟通交流,探访究竟。切诊:定期召开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分析会,逐一分析研判,筛选有价值的线索分类处置。截至目前,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3案,处理党员干部34人,在全市率先消除镇办“零查处”,且每个镇办平均查处1.65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8个,转立案8人。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得到有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