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挥好扶贫约谈“三板斧” 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
打印

“作为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监督责任的第一责任人,你们千万不能当太平官!要敢抓敢管……”

这是陕西省镇巴县在扶贫领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约谈机制,对县纪委派驻部门纪检组长开展集体约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镇巴县探索挺纪在前、实践运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有效途径,坚持把约谈作为用好“四种形态”第一种的重要方式,创新推行约谈包干到户制度,坚持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了挺纪在前,遏制了腐败的蔓延。

谁来谈——双向倒逼包干到户

“王书记,今天约你来,是因为你们镇第二季度扶贫领域‘零查处’的事。”建党96周年的当天一大早,青水镇党委书记王定学接通知到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钧平办公室谈话。

“你认为这个问题原因是什么?下一步你的解决之策又是什么……?”

一个小时后,从谈话室走出的王定学说,此次谈话让自己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职责的思路更加明晰,抓工作落实的信心更加坚定。“回去后我要迅速向全镇领导干部传达,把县纪委的要求落到实处,抓紧抓好。”

“用好扶贫领域‘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党委、纪委都有责任。只有县委、县纪委同频共振、步调一致,约谈才能发挥作用、收到实效。”镇巴县委书记赵勇健说。

在县委的重视支持下,该县明确,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果在哪方面出现问题,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由县委书记负责约谈,各镇(部门)主要领导由县纪委书记进行约谈,分管领导由县纪委副书记、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或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批准实施约谈,部门、镇(办)党委(党组)书记约谈科室负责人,纪检组长约谈单位一般人员和村组干部。干部廉政责任与约谈实施领导直接挂钩,被约谈对象出现违纪违法现象,既处罚当事人,又追究主要负责约谈领导的责任。

这一举措,促使各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把扶贫工作约谈提醒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中。

同时,“两个责任”双签双述制度、干部作风建设明察暗访轮岗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随机抽查及公务接待管理、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权责清单运行工作问责等制度的精准同步推进,构筑起了一道牢固的“脱贫攻坚防腐墙”。

“去年,全县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精准扶贫六项禁令》《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等规定,但一些基层干部,对于脱贫攻坚政策规定认识比较模糊,有的甚至觉得只要不贪不拿经济上不乱整、廉洁上不出事、按部就班填好表册走村入户就行了。通过约谈,把纪在法前、纪比法严等脱贫攻坚新规定新精神有效地传导给他们,把苗头打下去,在源头上遏制住,这样能够防止干部犯下不该犯的错误。”县监察局局长周永安说,“只有凸显脱贫攻坚制度刚性,才能让约谈更有效。”

尽管“来客”不同,但相似的故事在镇巴县纪委的谈话室频频上演。今年以来,该县纪委已对扶贫领域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59名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

怎么谈——精准甄别责任到人

“过去,一收到纪委请‘喝茶’的邀请,党员干部就觉得紧张。现在,这种观念在慢慢改变,纪委也是在利用‘喝茶’的机会,向基层党员干部讲清讲透当前的政策、纪律和规矩。”县纪委副书记李玮说,“不清楚扶贫工作纪律的‘红线’在哪里,也是党员干部违纪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把‘红线’说清楚,也是保护干部。”

为确保扶贫工作约谈真正谈出效果,该县明确将涉及单位或个人在扶贫领域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身处特殊时期或面临敏感情形的、或位居腐败风险易发多发重点岗位等3大类9种具体情形的党员干部,列为谈话提醒教育对象。谈话工作全程实现痕迹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约谈方案和预案,每个步骤都有文书、图表模板,防止主体责任人谈话流于形式、走过场。依据程度不同,实施“四色亮牌”谈话教育,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标记,分层分级进行提醒、教育、警示和处罚。创新采用微信提醒、QQ谈心等方式,让约谈更有亲和力。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被约谈人(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拿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当场签字、认领问题并承诺限期完成整改。

“有问题,组织上直接与我们本人见面,通过‘面对面’‘互助式’的交流、沟通,既给了我们澄清事实的机会,卸下了包袱,也提醒我们今后更加注重严于律己,压实了责任。”在接受廉政谈话后一位科级干部坦言。

谈出啥——作风改进清风徐来

二季度,因扶贫对象数据录入错误较多,三元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排名靠后。作为一把手,镇党委书记赵杰分别接受了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的谈话提醒。

那份忐忑不安,他至今难忘。赵杰牢牢记住了谈话中的3个关键词: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随后,该镇持续开展脱贫攻坚整改整顿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单位风气、工作氛围、绩效排名为之一变。

“通过扶贫工作约谈常态化,干部联村扶贫、帮扶贫困户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明显少了,工作秩序更加规范了,责任心更强了,主动为贫困户出谋划策的精气神更高了。”联系脱贫攻坚的县监察局副局长赵希禄如是说。

“以前,总感觉脱贫攻坚就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领导抓就行了。通过约谈,不仅明白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与自己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一名基层干部感言。

为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纪律建设,该县还推行人手一册的“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汇编”、一周一条的脱贫攻坚手机短信、225场次专题会议,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纪律就在身边,遵守纪律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今年1至8月,受理扶贫领域信访量83件,组建5个协作区进行专门核查,运用第一种形态59件,转立案24件46人,给予党政记处分46人,实施失职失责“双问责”10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让该县脱贫攻坚工作步入“快车道”。探索出台的“8+3”增收模式,全省推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净增10%,户均增收2100元。


上一条:汉中市通报5起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典型案例
下一条:汉中出台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暂行办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