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勉县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率先突破发展的坚强保证,着力打造“团结和谐、勤奋务实、廉洁高效、纪律严明、执行力强、工作一流”的干部队伍。特别是2009年8月勉县被确定为全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县后,勉县县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坚持抓根本建制度,抓创新求突破,抓监督强制约,有效提升了干部选拔任用科学化水平和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一批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明权确责,建章立制规范用人行为
该县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紧扣干部选任动议、提名、考察、酝酿和决策五个关键环节,建章立制,明权确责,相继出台12项制度,促进了选人用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规范书记用人权责。针对书记用人权责不明确的问题,出台《勉县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有关规定》,明确县委书记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行使定向把关权、提出动议权、提名推荐权、沟通协调权、主持决策权、临机处置权、监督检查权和干部管理权8个方面的权力;并承担把握正确用人导向、实施正确选人用人决策、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遵守和维护干部工作纪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等5个方面的责任,既为书记正确行使权力树立了标尺,又使书记明确了应承担的责任,做到权责统一。
规范干部动议范围。针对解决干部动议随意性的问题,出台《勉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制度》,规定在换届或机构改革、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领导干部需要交流回避、领导干部经考核认定不胜任现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调整解决、领导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不宜担任现职、突发情况和急难险重工作需要等“七种” 情况下,方可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并对动议程序及纪律作出了规定。
规范干部提名办法。针对干部初始提名权隐性化的问题,出台《勉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实行基层单位干部职工推荐、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推荐、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推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个人自荐6种提名方式,进一步拓宽了提名渠道。
2010年以来,我们结合机构改革,把调整使用干部的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干部群众普遍比较认可。
规范干部培养制度。针对干部队伍后继乏力的问题,按照“重在培养、加强锻炼、动态管理、优进绌退”的目标要求,出台《勉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后备干部的选拔条件、推荐方式,提出了后备干部培养锻炼、从严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建立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规范运用考核结果。针对目标责任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使用脱钩的问题,出台《勉县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暂行办法》,健全完善了 “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目标责任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其成员在提拔调整时,予以优先安排使用。
二、科学考评,建立综合研判长效机制
考准考实干部实绩是动议调整干部的起始环节,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依据。为了全面准确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的现实表现,该县大胆创新,建立了综合研判机制。
研判的对象是:全县所有乡镇、部门和正科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并延伸到各乡镇党委、各部门党组对村级党组织和下属单位进行综合研判;研判的内容是:对领导班子重点就结构、能力、存在和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班子成员重点就个性特点、履职情况、存在和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
研判的程序是: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参与,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服务对象,按照自查分析、考核测评、综合评价、约谈反馈、书面承诺、跟踪整改的程序,每年分两次对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干部现实表现进行研判。
研判结果的运用上,把研判作为了解班子、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良好的进行提醒谈话,一般的进行组织调整。同时把研判结果与推荐考察情况相结合,相互印证,进行甄别,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真正树立了“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率先发展的地方多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根据研判结果,2009年以来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先后提拔使用科级干部103名,交流科级干部209名,对5名不胜任现职的科级干部进行了转岗或免职处理,充分发挥了综合研判在选准干部、配强班子中的先导作用和惩戒功能,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优中选优,实行全程差额选任干部
为有效防止和克服“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出台《勉县全程差额选任科级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建立了好中择优、优中选强的竞争性差额选任机制。2009年以来,共有10个科级领导职位采取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方式进行全程差额选拔。2010年3月底,首次差额选拔产生了2名乡镇长,在全省率先创新了乡镇党政正职选任制度。
公开差额推荐,严把提名关。对每个选拔职位,公开选任程序和资格条件,按照不少于1:2的比例,进行公开差额推荐;对专业技术性强的岗位,在差额“海推”的基础上,进行竞职演讲和答辩后,现场进行二次民主推荐,产生差额考察提名人选,从源头上防止了拉票行为,真正体现了公开、透明。
全面深入了解,严把考察关。对同一职位的差额人选进行全面深入考察,综合分析比较,提出差额酝酿人选,坚持优中选优,不搞强弱搭配、不搞平衡照顾。
广泛征求意见,严把酝酿关。对每个职位的差额酝酿人选,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提出每个职位差额票决建议人选,进行充分酝酿。
充分发扬民主,严把票决关。对每个差额票决人选,由全体常委或委员实行署名投票表决,现场公布表决结果,县纪委全程监督。
与此同时,建立了差额落选干部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多岗锻炼、合理使用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健全完善了差额选任机制。全县已先后有3名差额落选干部培养成熟被提拔任用,实现了全程差额选任干部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四、选管并重,健全完善选任监督机制
一是搭建社会监督平台,扩大民主推荐参会范围,扩大任前公示范围,建立了应对引导网络舆论机制。二是加强任后跟踪管理,在坚持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组织部长双向约谈制度、任职资格考试制度、任前廉政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出台《勉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勉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暂行办法》,健全完善了执纪执法部门联审和信访专项调查等制度。对5名不胜任现职的科级干部进行了转岗或免职处理,疏通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渠道。
试点工作的开展,健全了机制,扩大了民主,科学规范了选人用人行为,既加快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有效抵制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和公信力,又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发现、启用了一批优秀干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正确的用人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为顺利实施县乡党委换届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章来源: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