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刚才脾气有点大,但是你们还是很热情,又让座又倒茶,还耐心听我说完,现在我听懂了这个事归谁管了......”通过接访人员不厌其烦的解释,上访的老大爷态度也随之转变。
如今,“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句暖言”,已成为西乡县纪委接待群众来访的习惯性动作。近年来,该县纪委注重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聚焦主业深化“三转”,信访举报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1-9月,县纪委共接收信访举报205件(次),实名举报94件(次),办结86件(次),办结率90.5%,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创新诉求渠道,让群众“少跑路”。构筑电、信、访、网、微“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完善县、镇、村三级举报网络,创建便捷、畅通、透明、高效的信访渠道。今年4月,县纪委在全市率先举行首期广场问政活动,三名局长直面群众接受问询和评议,赢得广泛赞誉。做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全覆盖,在全县215个村居和人口密集区张贴有奖举报通告,悬挂举报箱,将受理范围、举报方式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编入《西乡县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册》,发给所有贫困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情况。实行县纪委监察局领导、干部定期到信访室接访,深入开展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面对面”“零距离”与群众接地气,切实解决问题,让群众少跑“冤枉路”。
强化督查督办,让线索“零积压”。强力推进信访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县纪委书记阅批所有信访件,亲自召开专题督办会,听取进度、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压实责任,不断加大线索核查力度。对重要问题线索实行县纪委常委督办制,逐一明确包抓常委、责任室、责任人、完成时限,切实做到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已召开专题督办会3次,下发督办单47份,全部办结。对移送、转送及重点督办线索,县纪委信访室逐条登记,建立督办台账,不定期跟踪督查,及时掌握进度,对办理不及时或查办不力的,及时进行通报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的,问责相关责任人。
妥善反馈答复,让问题“不反弹”。如何做好信访反馈答复,该县视问题内容和性质等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有效减少越级访、重访等问题发生。对问题一般的实名举报查清后,抓住“早”,电话或当面马上答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名举报,突出“快”,第一时间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对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影响较大、容易引发集体访或越级访的匿名举报,务求“实”,采取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答复;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缠访、重访问题,体现“公”,召开听证会答复。该县茶镇龙泉村群众联名多次上访反映村支书赵某某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23个方面的问题,经调查答复,仍上访不断,镇纪委牵头召开听证会,信访当事人、镇村干部、各方代表及相关办所负责人等48人参加,通过“同堂会诊”,解疑答问,信访群众心悦诚服,息诉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