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纪律审查工作,宜川县纪委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加强对基层纪检干部的管理,着力提高基层纪律审查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
健全联系机制,以案带训促发展。根据基层纪委人员变化频繁,流动性大,审理人员新手多、业务生、经验少,业务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以案代训、上挂锻炼、组建纪检监察陪护队伍等工作机制,帮助基层破解专业人员少、纪律审查经验不足等难题,强化办案队伍建设。实行科室联系指导镇街制度,加强对所联系乡镇查办案件指导,掌握所联系镇街办案工作的具体情况,抓好案件查办的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案件查处力度,实现了县镇两级信访资源共享、工作协调互动。去年以来,县纪委以案带训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8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业务培训,严把质量促规范。由县纪委长期从事案件检查、审理、信访举报工作的同志结合办案实践,介绍传授案件查办知识及工作技巧。对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纪检专干进行集中培训。出台了《乡案县协审暂行办法》确保镇街纪律审查程序规范、手续齐全、处理得当。制作案卷模板,健全各类文书样本,统一标准,要求乡镇纪委严格以标准案卷为模板整理案件材料。对基层查处的案件开展审理业务指导,就受理、审核、批准、执行等案件审理程序和如何把好“程序关”“事实材料关”“定性关”“量纪关”“处分关”等方面与基层办案人员一一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耐心细致地讲解注意事项,办案技巧,取证方法等,进一步增强基层规范化办案的意识和能力。2020年以前,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市纪委培训班21人,开展审查调查业务培训1次25人,提升了乡镇纪检干部的办案能力。
严格审查程序,提高审促能力。要求各乡镇纪委严格按照《乡案县审暂行办法》办案,确保整体案件质量。乡镇自办案件调查结束后,首先由乡镇纪委主审人员进行“初审”,形成初审报告,全卷交县纪委审理室协审;其次由县纪委审理室对案卷进行“二审”,主要对案件材料进行事实、证据的印证、初步定性量纪、程序手续及文书规范进行审核把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人员责任不明或办案程序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要求其补充调查或补充完善材料,并出具《乡镇案件初步协审单》进行反馈;所提疑问全部解决后进入“三审”,确认无误后,县纪委出具《乡镇案件协审意见》,由乡(镇)纪委下达处分决定,并送达相关单位。2020年以来,共协审案件55件,要求补充调查12件,不予立案3件,出具协审意见55份,协审率100%,未出现一宗申诉案件。(宜川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