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四项举措”加强推进“三化”建设
打印

近年来,宜川县纪委监委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督执纪,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强化队伍建设,从严管理干部,扎实推进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

理论学习与警示教育双管齐下。围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全面深化。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利用每周一学习日,围绕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审查调查业务等内容,进行研讨、学习,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今年以来,宜川县纪委监委共开展理论学习32次,举办业务培训班1期。形成学习贯彻常态化、落实上级部署具体化的工作方法。始终把警示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继《一声叹息》《初心》两部廉政微电影之后,宜川县纪委监委今年又拍摄了家风微电影《假如可以这样爱》,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在全县开展“德润丹州”家风建设活动,举办“德润丹州”好家风好家训书画摄影展,不断深入挖掘全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家教家风、家规家训,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家风美德。今年以来,播放“丹州好家风”微视频5部,“我的家风故事”线上分享作品6部,家风诵读6篇,通过家风家训教育,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今年共通报曝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168起186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业务知识与实战能力互融互促。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研学党章、党内问责条例及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党纪法规,聚焦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规范请示报告制度、审批程序、案件线索及办理等工作流程,教育引导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抓好理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运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宜川县纪委监委组织参加中央和省市纪委监委培训15批54人次,省市跟班学习12人次,常态化开展以案代训、一对一帮带、多岗位锻炼等活动,以实战练兵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建立监督执纪、审查调查精兵队伍,采取一对多、传帮带、压担子等方式,实现“组团办案”提效率、“以案代训”提素质的双提升。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处置问题线索253件,立案113件,结案10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1人,挽回经济损失198.42万元,审查调查工作实现“量”“质”“效”全面提升。

制度建设与探索创新同步推进。出台了《问题线索处置倒计时考核办法》《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案件督办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宜川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文书参考模板》及审查调查、线索管理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使用留置措施、线索分办流程图模板,建立了问题线索台账,指定专人统一集中管理,严格审批分办流程。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架通纪委监委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规范信访举报件办理方式和办理流程,对群众的举报,做到及时受理、认真登记、切实督办。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泄密和不按规矩办事等情况的发生。加强对转交办件办理情况的跟踪督查,推动转交办件及时接收、规范办理。把“业务课堂”搬到庭审现场,组织审查调查人员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进一步提升办案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积极开展存量问题线索“清零”行动,实行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制,组织对2013至2020年以来长期积压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起底,集中攻坚,共清理处置问题线索89件。

严格管理与担当作为深度融合。通过日常督查检查,督促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增强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人在岗、心在位、工作在状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廉政意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效履行职责。牢固树立“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观念,主动开展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坚持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纪律和法律的检验。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坚决防范被“围猎”、坚决防止“灯下黑”。结合换届优化领导班子机构,选拔3名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突显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断提升纪检监察队伍生机活力。强化以上率下,加强对分管部室和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不断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


上一条:吴起:“党性体检”推动巡察整改清仓见底
下一条:宝塔:开展疫情防控督查12轮次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