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安市安塞区纪委监委将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工作,聚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和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查改治贯通发力,坚决守护好乡村振兴“钱袋子”。
该区纪委监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与巡察、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协同研判、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通过起底翻查“筛”、信访举报“收”、主动出击“找”、巡审联动“挖”、12345平台“捋”等方式,拓宽问题线索渠道。聚焦近年来乡村振兴全口径资金及乡镇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印发自查整改通知,明确3方面12项重点内容,督促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和镇(街)全面开展自查排查,由区财政局牵头,成立3个工作组,同步开展抽查。强化“纪巡审”联动,以全区对村巡察巡审结合试点工作为契机,抽调巡察、审计、财政骨干力量组建巡察巡审专项工作组,重点深入城中村、油区村、工矿企业村和农业产业村,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开展专项巡察巡审,以全周期理念监督乡村振兴资金科学管理、规范使用。全区各相关部门单位先后排查发现问题27个,推动解决16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1个。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开路,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挖线索拓展案源,强化分析研判,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打破以往分管协管、联系单位固化等模式,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化运用“组组”协同、“室组”联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成立攻坚小组,带动全员聚力攻坚突破重点典型案件,坚持“风腐同查”,注重以案看风、由腐纠风,风腐同查同治。截至目前,共处置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21件,党纪政务处分28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52.09万元。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针对自查排查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乡村振兴资金管理资料缺失、无资产移交台账、财务公示与流程不规范等立行立改类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即查即改。对于以拨代支、超范围列支、财政资金绩效目标与实际不符、“一卡通”资金存在二次分配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整改台账,定期开展绩效评价,严格落实公示公开制度,逐项整改销号,切实把问题整改到位。针对已查办案件暴露出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举一反三剖析查找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廉洁风险隐患,探索推行村组财务管理办法,即在村级账号中开设村民小组二级账号,将“包包账”“账外账”全部上交财政部门管理,形成“组财村管镇监管”模式,从源头上避免了白条入账、坐收坐支、隐瞒收入、账目混乱等问题,实现集体资金监管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为共同守好乡村振兴“钱袋子”筑牢“防火墙”。(安塞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