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四注重、四强化”促进问责问廉问效工作落到实处
打印

为了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的综合效能,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富县纪委突出“四个注重”,狠抓“四个强化”,扎实推进“三问”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一是注重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三问”工作,成立了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三问”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了综合协调、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和重大项目督查4个工作组,健全和完善了“三问”工作落实机制。县委下发文件明确了“三问办”机构编制,并落实了固定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配强配齐了工作人员,为“三问”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健全和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三问”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注重舆论效应,强化宣传渗透。坚持每年对“三问”的重点项目进行电视公布,对“三问”的工作内容、流程、实施对象进行长期公示,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强化了社会监督。采取刊发工作信息、举办廉政文化演出、设立宣传网页和电视专栏等形式,对“三问”工作动态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三问”工作影响力,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及时总结“三问”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精心制作了《风清气正促发展》“三问”工作专题片,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农村党员干部电教专题片,在全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上进行了播放,提高了我县“三问”工作的知名度,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三问”工作的信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注重工作效果,强化组织实施。紧扣全县改革发展大局,重点围绕县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施、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和干部作风建设开展“三问”工作。在开展“三问”工作过程中,我们配套建立了领导包抓“三问”工作联系点和“三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年向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派驻“三问”工作组,注重综合运用“三问”、督查、考评等手段,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了“三问”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工作任务落实中的推进作用。推行“三问”制度以来,共对68个单位、41项重点工作和308名干部实施了“三问”。先后下发“三问”通知书263份,向重大项目派驻“三问”工作组32个,处理单位35个、个人308人。

四是注重总结完善,强化机制创新。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制定出台了富县“问责问廉问效”工作流程图,规范了“三问”工作程序;建立了“三问”信息互通“五项”联席、县级领导和县纪委常委包抓“三问”联系点、重大项目联系人、重要事项送阅等12项制度,形成了保障“三问”工作有效开展的长效机制。还在县电视台开设了“关注三问”专题栏目,以电视专访的形式让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面对镜头、面向全县人民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作出工作承诺,实现了工作方式创新。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双创、双评、末位三问”活动,对评议出的最差乡(镇)和部门单位实施“三问”,实现了“三问”工作与“双创双评”活动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上一条:富县六查六看促使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
下一条:延安市纪委保先进位勇创一流 积极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