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筑牢权力运行“防腐堤”
打印

2011年以来,延安市坚持把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作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逐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工作原则,坚持“四个立足四个注重”,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目前,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效果明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共权力运行和关键岗位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有效降低了滋生腐败的风险,有力提升了惩防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主要做法是:

一、 立足“抓得实”,注重组织领导抓措施

市纪委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及时向市委常委会作以汇报,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周密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强力有序开展。一是分阶段实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把推行工作划分为排查廉政风险、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风险管理预警四个阶段,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范围,建立纪委常委包抓机制,分阶段制定目标任务,按步骤稳步有序运行。二是搞试点先行。坚持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经过多次推荐和严格筛选,确定并培养宝塔区、甘泉县和市城管局、市林业局等八个县区、十个市直部门为市级示范点,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深入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引领和带动全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向整体推进。三是重培训指导。推行层层抓培训机制,市、县区纪委定期对各级党委(党组)分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并充分利用下乡检查、以会代训等时机,进行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各级党委(党组)适时对所属单位分管此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切实提高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抓督促检查。在开展“三问三解”调研活动中,要求检查组对风险防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检查,对发现风险点查找不彻底等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申和答复。建立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和考核评价等制度,纪委常委带队对推行情况进行了多次督促检查,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重要内容,确保防控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取得实效。

二、 立足“找得准”,注重廉政风险抓排查

在推行中,我们注重全面排查风险,严格规范排查程序,确保风险点找准找实找全。一是注重三个层面。坚持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原则,明确要求从单位、科室、个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廉政风险点排查。同时,我们将对象范围延伸到各行政村、各社区,要求村级“三委会”、社区居委会成员,也要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二是围绕五个风险。明确以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为突破口,重点围绕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工作业务风险、权力行使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进行认真查找和全面搜索,切实增强风险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三是实施五个步骤。在查找廉政风险点时,我们基本实施“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五个步骤。每个单位、科室、个人首先对照自己,进行自找风险点;其次,身边的人帮助提出风险点在哪里,对风险点作进一步确定;再次,单位根据情况点出具体的风险点,进行交流沟通、仔细斟酌风险点的准确性;在一定范围内张榜公开公示风险点,接受评议和监督;最后,通过召开单位全体干部会,经过认真讨论,正式确定风险点。四是把好五个关口。为切实做到风险点“准确、客观、具体、实在”,我们建立了风险点层层把关、级级审核机制,各级在岗人员的风险点要经科室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把关,单位主要领导审核,报主管所属党委(党组)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通过;各级机关科室的要经分管领导把关,主要领导审核,报主管所属党委(党组)并召开会议研究通过;各级单位的报所属党委(党组)研究通过。据统计,全市共有3000多个单位、4.6万个科室和5.3万名干部排查风险点约12.7万个,实现了排查风险全覆盖目标。

三、 立足“防得住”,注重防控措施抓落实

按照“风险点出现在哪里,防控措施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各级各部门根据排查的风险点,重点围绕岗位廉政教育、完善监督制度、行政许可监管、公开执法权力、推行办事公开、强化电子监察六个方面,逐条逐项落实防控措施。一是认真评定等级。坚持以“细化等级、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不出问题”为评定目标,采取召开等级评定会、张榜公示,集体研究等形式,对每个风险点,根据权力的重要性、使用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把廉政风险划分为一、二、三个等级。全市共评定出一级风险2.1万个,二级风险5.6万个,三级风险2.5万个。二是夯实监管责任。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具体责任人员,明确要求,一级风险由主要负责人负责联系;二级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联系;三级风险由单位机领导负责联系。同时,明确监管责任人工作职责,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监管对象一周一报告,切实把风险点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公开清权晒权。紧紧围绕每项权力运行的流程,分别列举权力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从每个流程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针对风险点制定有效地防控措施,切实防止权力寻租、防止暗箱操作、防止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全市共绘制防控流程图3215个。四是抓好廉政承诺。要求每个单位、科室、岗位将防控措施制成一览表,通过公开栏、内部网站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作出风险公开承诺,表明工作态度,提出自律信条,接受群众监督。全市共制定并落实防控措施1.9万个,全部向社会公开承诺。

四、 立足“控得稳”,注重风险管理抓处置

坚持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围绕关键领域、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着力在建立事中、事前、事后防控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事前防范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通过适时走访、定期检查、群众评议和召开情况通报或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加强对风险点的实践检验,切实降低风险点的发生机率。坚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反面典型教育活动,采取举办廉政报告和专题讲座、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以及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和以身试法等形式,及时进行提醒教育,做到早预防、早制止。建立风险预测预警预报机制,对可能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预报通知书》,要求限期作出回复,确保不出问题。二是建立事中监督机制。积极打造“阳光工程”,认真公开业务办事流程,公开公示岗位职责,全力抓好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述责述廉述效活动,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建立电子化办公系统,实行电子实时监控程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权力运行流程固化下来,使每个人都能按照岗位权限进行操作,并且每一步操作都会留下痕迹,使行政权力运行可见、可控、可追究,切实构筑有效预防腐败的“安全网”。三是建立事后处置机制。为起到惩前必后、治病救人的作用,我们对暴露出问题的风险点,坚决予以以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经调查后,属一般性问题,给予其通报批评、调离岗位和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对轻微违纪问题,启动问责问廉问效程序,及时实施警示训诫谈话;对发生较大以上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给予党政纪处分,甚至有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上一条:延安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回眸
下一条:延安市举办新进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