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甘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和县委二十届二次全会、县纪委二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坚持教育培养、警示提醒、制度约束、监督规范、严惩震慑,严明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深化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面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夯实。中省市纪委全会召开后,及时组织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2月份,组织召开了县纪委二十届二次全会,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层层签订了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甘泉县2012年全县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和《2012年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明确和落实了2012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和具体任务。同时,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按照“一岗双责”和“五个一”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做到领导、目标、任务、责任、措施“五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继续深入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检查、考核、责任追究、“一票否决”五项制度和“五廉”考核办法,制定下发了《关于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实行台帐式管理的通知》,对落实责任制的13项内容实行台帐式动态管理。截止6月底,对各乡镇、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7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
——深化宣传教育,崇廉尚廉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分解下达了2012年度全县反腐倡廉宣传信息及调研文章任务,进一步完善了纪检监察信息员和反腐倡廉网评员队伍建设,不断改进甘泉纪检监察网站,1-6月份共在各级媒体发表信息稿件120多篇,形成有价值调研文章6篇,切实加大了舆论宣传氛围的营造。形式多样地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十个一”活动,在县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了“廉政纵横”栏目,召开了家庭助廉座谈会,向全县党员干部发送了廉政短信,举办了“移动杯”廉政征文暨廉政短信创作大赛,积极参与庆“七一”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加强监督检查,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在继续坚持“五个挂钩”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三问”实施范围,把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以及干部作风转变作为“三问”重点,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确保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一是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了工程领域综合执法大检查,对全县辖区内在建的1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100万元以下项目29个及其他12个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进行逐个检查,对手续不完善的5家违规工程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二是向23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派驻了“三问”工作组,对22次市、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进行了全程监督。对46次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跟踪监督,采购预算金额101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925万元,节约金额87万元。三是对全县规范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招生招聘等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联合药监、安监、环保等4部门开展了蓝天碧水工程专项行动,共对20余起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纠正,全县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6月份,全县共下发“三问”通知书33份,处理干部19人,对12个单位实施了问责,确保了政令畅通。
——夯实工作责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在县纪委全会上进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县纪委常委包抓、牵头部门具体抓、协办单位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督促检查、定期汇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由县纪委常委带队检查《工作规划》任务落实情况9次,确保了惩防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同时,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执行落实年”活动,继续完善巩固省纪委“十三项制度”、市纪委“十七项制度”和该县近年来创新推出的各项反腐倡廉制度。1-6月份,对全县村(居)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支书、村主任共500多人进行了巡回培训;延伸“三述”范围,安排10名党政领导干部向县纪委全委会进行“三述”,正在进行述前征求意见;基层医疗药品“三统一”制度,全面开始向2所县级公立医院延伸;其他各项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源头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开展专项治理,全县机关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一是开展了“讲党性、扬正气、树形象”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先后组织督查42次,明察暗访17次;在县有线电视台公开曝光单位9个、迟到早退干部职工38人次;下发“三问”通知书12份,处理干部16人(其中警示训诫12人,免职3人,解除劳动关系1人),全县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二是开展了清理“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联合县委组织部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清理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通知》,先后召开12次“吃空饷”工作汇报会、1次现场推进会,推动清理工作深入开展。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成立6个检查组对全县221个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全面摸排清理,共排查出在编不在岗人员507人,逐一进行了甄别处理。共停发工资补贴20人,解除劳动关系3人,开除公职1人,对61起(件)有关“吃空饷”的书信、电话、邮件举报进行了深入核查,追究瞒报隐报领导责任3人。同时,修订了《甘泉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制定了《关于对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处理意见》,源头防治“吃空饷”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三是开展了公职人员上班期间参与打牌赌博专项治理工作。会同县公安局、工商局对县城内所有的茶楼和棋牌室进行了集中整治,彻底清理了赌具并向经营者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先后组织人员对全县棋牌室、茶楼等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明察暗访11次,对2名参与打牌赌博的公职人员给予了组织和党纪处理。四是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嫁娶借机敛财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下发了《甘泉县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监督管理制度》,1-6月份共对34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按规定进行了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报告,源头上遏制了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嫁娶事宜敛财行为的发生。
——创新工作举措,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一是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县纪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县林业局、国土局等4个单位试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今年2月开始在全县推广,并召开现场会相互观摩学习,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迅速在全县推开。二是细化步骤,严格排查。将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管理工作细化为制定方案、清权确权、编流程图、查找风险、评定等级、制定措施、做出承诺、审核把关、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十个基本步骤,要求各单位先梳理编制权力清单,再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然后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运行流程、外部环境五个方面查找廉政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为后期预警防控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多策并举,科学防控。根据权力的重要性、风险发生机率和危害程度,对应“高、较高、一般”三级风险等级,要求各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分别采取基础防控、分类防控、预警防控的办法防控风险。同时,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防范廉政风险有机结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廉政风险监控责任人,避免了因工作动态情况掌握不及时而无法跟踪监督、事前预防的弊端,夯实了廉政风险的“他律”防控责任,建立了更加科学严密的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体系。上半年,全县所有乡镇和部门均已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共查找风险点1425个,建立健全业务运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岗位操作制度等各类制度200多项,初步建立了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三道防线,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压缩了腐败空间,降低了廉政风险。安塞、富县纪委先后组织人员前来考察学习。
——坚持纠建并举,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明显减少。一是继续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收费、公路“三乱”等重点民生领域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1-6月份,共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2起,立案查处1起,涉及金额0.2万元;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问题3起,责任追究1人;查处公路“三乱”问题7起,警示谈话1人。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创建工作。对2011年的1个“人民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实施了“三问”,并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各纪工委、监察室对全县97个站所、28个窗口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三是完善规范县乡村三级纠风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纠风工作网络快速查纠机制,上半年通过三级纠风工作网络共受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问题33起,已办理28起,转办5起。四是积极推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所有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理业务198件,调解矛盾纠纷7起,群众满意率达到98%,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五是开展了“进企业、解难题、打歪风、优环境、兴经济”专项活动”。聘请8名重点企业负责人为“企业负担监督员”,坚决纠正在工作中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久拖不办、随意执法、吃拿卡要等加重企业负担、干扰企业发展的不正之风,全县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加大办案力度,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认真落实“一案双报告”和“乡案县审”制度,积极拓宽案源线索,充分发挥案件工作人才库作用,在改进查办案件的方法和措施上狠下功夫,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上半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9件(次),初核36件,了结8件;立案23件,结案17件,党政纪处分22人;共实施警示训诫25人,其中警示提醒20人,责令纠错5人,案件查办工作的治本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加强教育管理,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联户帮富”活动。把“联农户、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开展“三问三解”和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和窗口单位服务情况。1-6月份,先后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芦庄村包扶农户走访调研164人次,给59户村民送去了价值8000多元的优质化肥,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2件。累计争取资金65万元对村级公路和巷道两侧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对村广场两侧70米护坡进行了石砌帮畔,为村上安装路灯12盏,得到了群众的欢迎。二是严格执行周一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纪检监察法律法规学习讨论。目前已组织学习讨论14次,有力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对乡镇纪委书记和派出(驻)纪工委(监察室)的培训管理。调整了县纪委常委联系包抓乡镇和派出(驻)纪工委(监察室)任务分工,加强监督管理,整合工作了力量。5月份对全县乡镇纪委书记和派出(驻)纪工委(监察室)全体干部进行了为期7天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了结业考试,优秀率达98%。
文章来源:甘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