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纪委开展包村帮户行动解民忧促发展
打印

    “包扶干部来到村上后,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新的发展,焕发了新的希望。共产党的干部真是我们百姓的亲人啊!”说起县纪委、监察局包村帮户的干部,子长县史家畔乡杨家河村的广大群众感慨万千。如今在杨家河村,时常能看到县纪委、监察局包村帮户的干部们忙活的身影,他们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作为出发点,把送政策明思路、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为民富作为切入点,不计得失,不图名利,真心下基层,真情联群众,真正解难题,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欢迎。

 

    杨家河村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68户、682人,村上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主导产业效益低下,群众生活相对困难。根据县委、县政府开展“双百双千”包村帮户行动的部署,从今年3月起,子长县纪委、监察局结对包扶杨家河村,一包五年不变。活动刚刚开始,县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着真挚情感、带着能为群众做点事的敬畏之心走到基层,真心实意为村上的发展出谋献策;具体负责包村的干部和结对帮扶村上20户贫困户的20名机关党员干部更是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迅速投入到火热的包扶工作之中。

 

    “现在生活怎么样,有那些困难?”“地膜玉米的产量怎样?春播的化肥备好了没?”“你家养多少头猪,去年的收入有多少?”3月21日,子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茆梅芳轻车简从,深入包扶的杨家河村,走田间、到基地、访农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求,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包村帮户的热潮中,该县纪委、监察局的干部始终带着“把群众当亲人”的热情和使命,进村入户当“三员”(党的政策宣传员、民情民意调研员、破解难题办事员),通过在基层一线召开会议、巡回宣讲、走访农户、现场授课、讨论交流等有效形式,掌握社情民意,为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帮助群众正确把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引导村组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目标和重点,着力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现在,杨家河村的村民逢人便说,“别看我们村穷,我们在城里也有亲戚,县纪委、监察局的领导和干部职工都是我们的贴心人。”平时,村里有什么难事,大家总爱找包扶干部说说;家中有什么喜事,总爱请包扶干部前来分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能想到的、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大小,我们都要尽力去帮助,让百姓从点点滴滴中感受我们的真情。”重感情、真干事,这是茆梅芳对县纪委、监察局包扶干部的要求。

 

    低收入村的核心问题是缺乏主导产业,缺少致富门路。为此,该县纪委、监察局把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治穷”作为包扶的首要任务。为了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他们邀请农业技术员和养殖专业户进村入户传授技术,培训群众40多名,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技能型农民,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供坚实的科技和智力支撑。春耕生产中,经过他们积极协调,给村民们资助300公斤地膜,免费耕翻坝地400亩,鼓励村民种植地膜玉米。结合村情实际,他们努力协调将湫峪沟至杨家河约4公里的乡村公路予以硬化柏油,为村民修通致富路;争取落实治沟造地项目,可新增口粮田180亩,进一步夯实村民增收基础;引导村民积极发展林果业,栽植枣树550亩,核桃150亩;向村民无偿提供鸡苗,实现户户养鸡20-30只;发动村民养猪、养牛,扶持培育养殖大户,其中全村猪存栏在现有220头的基础上力争达到400头以上……一件件实事都凝聚着党对群众的恩情,体现着纪检监察干部对群众的鱼水之情,党群干群关系在办实事的一线中融洽。

 

    结穷亲,解民难,释疑惑,思奋进。子长县纪委、监察局在包村帮户行动中,俯首听民意,躬身解民忧,将“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写”进了百姓心坎里,干部呈现给群众的是炽热的真情,群众回馈给他们的必将是春天般的温暖。

文章来源:子长县纪委


上一条: 甘泉县纪委监察局掀起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热潮
下一条: 宜川:严把“五个关口” 确保清理“吃空饷”核查工作取得实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