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科学发展,不断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志丹县把推行党务公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持从细节上抓创新,从深入上抓成效,使全县党务公开工作具有了志丹特色,走在了全市前列。
推行党务公开后,该县在五方面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决策水平。党员和群众广泛地参与到党组织的决策上来,为党组织的决策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使党组织的决策更民主、更科学、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如西阳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是当地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实行党务公开后,县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实施西阳沟改造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二是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落实。推行党务公开后,把党员干部遵守廉洁自律情况、民主评议,以及奖惩情况,在“公开栏”上公开,有利于遏制或纠正党员干部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现象,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如县政府把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接待费开支等情况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各项经费较上年有明显减少。三是增强了组织人事工作的透明度。县委先后出台了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全委会“一报告两评议”等系列制度和《志丹县干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试行)》、《志丹县全委会和常委会讨论任用干部票决办法(试行)》、《志丹县农村基层干部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改变了以往组织人事任免方面少数人选少数人的现象,有效地防止了“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用人腐败现象的发生。四是调动了党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行党务公开后,每名党务工作者的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实绩表现都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面对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党务工作者更有压力感和责任感,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县法院针对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不高的现状,建立了工作绩效通报制度,通过量化考核办法,按季通报庭局及个人工作绩效,有效提升了审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整体水平。五是激活了党员和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原来党员和群众带有疑虑、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通过党务公开得到了有效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为密切。如县人社局把公益性岗位安置、大学生聘用等重点工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扩大了劳动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对党的感情,提高了他们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文章来源:志丹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