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陵县在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中,按照分步实施、科学管理,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抓好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职责履行、廉政风险点查找、防控措施制定三个环节,注重宣传,严格督查,规范运行,初步构建起了权力运行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结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提高了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明确提出抓好“四个环节”,做到“四个确保” 的具体工作要求,即:抓好宣传动员环节,确保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抓好岗位排查环节,确保风险查找准确无误;抓好风险评估环节,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抓好总结完善环节,确保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排查廉政风险,带头制定防控措施,带头督促检查,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宣传到位,氛围浓厚。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抓学习,统一思想。在县委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各部门学习中,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学习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县委贯彻落实《中央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二是抓宣传,营造氛围。采取设置大型宣传牌、悬挂横幅、编发简报和在黄陵廉政网站设立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站登载纪检监察信息237条。其中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登载17条、网站220条;县纪委、监察局编发《纪检监察简报》20期,举办廉政专栏2期;各部门、单位和各乡镇、村组新建廉政文化墙22块,悬挂廉政宣传横条幅220余条。三是抓教育,筑牢防线。集中4月份一个月时间,在全县开展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活动,累计集中组织观看教育片220余场次,参与观看党员7500余人,撰写观后体会文章7000余篇。结合活动开展,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作廉政辅导报告200余场次、廉政承诺300余份。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
——程序严格,查找深入。一是以查找岗位、业务流程和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规定程序、环节和要素逐一查找,及时公示,做到“风险订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各级各部门从领导班子、科(股)室、干部职工个人等三个层次查找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共查找出风险点5930个,其中一、二、三级风险点分别为1430个、1900个、2600个。二是由各党委(党组、党工委、党总支)负责,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认真分析,按照职权职责、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评定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人,填写《廉政风险等级评定及责任表》;编制《廉政风险管理目录》,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后在一定范围内张榜公布。
——强化督查,推进顺利。由县纪委6名常委带头,组成6个督查组,对全县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县直各部门及驻黄单位实行划片包干,定点指导。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阵地、抽查基层二级单位等形式,于4月中旬对示范点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防控有力,成效初显。自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细致查找廉政风险点,认真制定防控措施,使公共权力运行有效监控,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产生了明显成效。一是深化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通过排查廉政风险点,使每名干部职工都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了“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范风险为自觉防范风险。二是提高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四是构建了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促进了业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文章来源:黄陵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