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川县纪委把惩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三大方案,为惩治和预防腐败提供根本保障。(一)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责任制,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中共宜川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坚持重大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广泛接受县委委员、各级领导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和监督,党员党内监督权利充分体现,全县共建立廉政档案848份。(二)加强预防腐败制度建设。认真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制度创新年、制度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了责任制报告、责任追究、一票否决、 “三问”、“五笔会签”等制度。全县共实施报告1907人次,建立“廉政灶”27个,对新提拔的257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考试。在全县12个乡镇和1个城区街道办建立纠风工作组,在202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设立纠风监督员,共查处各类纠风案件5起;全县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向村“两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263条,采纳251条;监督村级重大事务226件,发现违纪违法问题10起,纠正不合理开支3.8万元,化解矛盾纠纷109起。坚持把“三问”工作贯穿于重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派驻工作组111个,发放通知书216份,督办函1份,实施三问对象200人,其中批评纠正18人,警示训诫115人,党政纪处分53人。严格执行 “五笔会签”报账制度,拒付690笔共870万元。纠正不合理报账 3094笔,涉及金额 7096.8万元。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信访听证终结等制度执行成效明显。(三)全力推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创新“三问”预警谈话制度,共实施预警谈话320人次,有效预防了腐败行为发生。全面推行廉情评价制度,通过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和社会各界人士共8个层面,对全县76个单位做出以绿、蓝、黄、红四种颜色为区分的廉政风险评价等次,获得绿色指数32个,蓝色指数44个,该项工作得到市纪委是充分肯定。积极推行矛盾纠纷委托代理制度,全县12个乡镇共设立81个牌,84名矛盾纠纷委托代理员,调处矛盾纠纷18件,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放,取得了明显成效。健全完善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实施警示训诫115人(其中:警示提醒83人、诫勉督导15人、责令纠错17人),涉及科级干部13人。
文章来源:宜川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