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古称鄜州,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革命事件突出,素有“历史名州”之美称。近年来,富县积极挖掘地方资源,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廉政文化渗透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合力
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中,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县委、县政府、县纪委领导亲自带头,发挥表率作用,积极下乡镇、进社区、入校园进行辅导讲课,宣传上级反腐倡廉精神、廉政知识和先进文化。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纪检监察机关、宣传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文化、新闻媒体等部门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具体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大宣教”工作格局。同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党风廉政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有关廉政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和任务,促进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突出特色,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形式
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开展短信送廉、专刊说廉、网上传廉、电视播廉、晚会观廉等教育活动,给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寄发廉政信、廉政卡,组织领导干部听廉政课、看廉政演出、谈廉政话、述廉政职、观警示片,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科级以上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突出教育主题。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培民、牛玉儒、王英等先进人物学习活动;组织全县党政部门“一把手”赴黄陵红石岩监狱听取反面典型的现身说法和实地参观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和生活起居情况,增强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特有的“红色”资源,分批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以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教育”。组织编发了《镜思廉》、《强农惠农政策简明读本》等10余种廉政书籍,充实廉政教育题材,增强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丰富宣传载体。建立了富县廉政网站,坚持在县电视台开设《廉政之声》、“关注三问”专栏和播放廉政公益广告;以210国道、309国道、富张路、黄直路、羊南路五条干线为主建立20多个大型户外廉政公益广告牌。13个乡镇(街道办、社区)建成了廉政文化走廊,22个示范村建成了廉政文化一条巷。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累计在市以上媒体刊登宣传稿件1800余篇,全县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党风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
拓宽渠道,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
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面,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校园、企业、农村、家庭。在机关办公地点、党校设立党纪条规宣传专栏,悬挂反腐倡廉挂图,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举办知识培训、知识测试和知识竞赛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意识。在城区中小学校开展学(传)唱反腐倡廉歌曲、办反腐倡廉黑板报、举行反腐倡廉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廉政文化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在城区主街道、公共场所、人群集聚处设置固定的廉政公益广告牌、廉政文化宣传栏,利用社区图书馆、阅览室设立廉政图书、报刊杂志专窗,建立廉政文化园地,举办廉政书画展和廉政文化文艺演出,使廉政文化渗透到社区的方方面面。在农村设立了“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示范点”,成立了“党员电教中心户”,定期播放廉政电教片。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了廉政廉政文化书屋,组建了文艺演出队,定期开展廉政文化学习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村廉政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有针对性地在企业开展遵纪守法和廉洁诚信教育,在企业的职工文化园地中专门建立廉政文化专栏,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班等,促使企业领导人员依法经营、廉洁从业。在领导干部家庭开展了“争当廉内助”活动,向全县领导干部家属发出“争当廉内助倡议书”,并与领导干部家属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努力使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家庭都能保持廉洁,全县上下形成了学廉、倡廉、崇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