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打出贯彻落实“问责条例”“组合拳”
打印

 

“有过错必然要问责,但不作为、慢作为、不尽责、不担当,只想做“太平官”混日子的更要严格问责。《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利器,失责必问就是他显著的特点,严格的问责就是要倒逼党员干部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审视权力,明确为谁服务、为谁负责的问题,告诫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县委书记苏醒仁在中心组学习会议上深刻阐述了“问责条例”的重要意义。

“问责条例”发布后,甘泉县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并进行了深刻、热烈的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问责条例”的制定实施,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扎的更密更紧,给每一名党员干部头上高悬一柄利剑,时刻告诫有权就要尽责担当,时刻警示失职失责必要严格追究。

“今年以来,我们严格追究了15个组织、18名领导管党治党不力、管理干部失职的责任,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好转,全面从严治党的效应得到了初步显现。但和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以‘问责条例’的出台实施为契机,整合从严治党的各种手段,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问责条例’落地生根。”县委书记苏醒仁对贯彻落实“问责条例”提出明确要求。

4个小时的讨论,13次反复修改,审议通过后即刻下发各级各部门,打出全面贯彻落实“问责条例”的“组合拳”。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整合报刊、内刊、门户网站、有线电视台、微博微信、横幅标语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在“党员小书包”手机客户端中全文添加,配发8000本“问责条例”,延伸覆盖村“三委”干部,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全面开展学习宣讲。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同步成立宣讲组分赴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宣讲,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深刻把握“问责条例”内涵和基本要求,外化于行,自觉尊崇。三是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把6种问责情形,7种问责方式细化于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突出主体责任,倒逼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确保政令畅通。四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全面清理修订与“问责条例”相悖的制度,加强保障制度的创新,出台《甘泉县党政领导抓班子带队伍管干部失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分清具体责任、强化问责措施,提高党内问责的精准度和执行力。五是严格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问责条例”学习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通报曝光问责的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有效防止“制度空转”,持续释放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六是统筹推进作风建设。把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和全县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查处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及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深度融合,用问责手段强化活动开展全过程,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目前,已经问责27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问责条例”的贯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委副书记刘宝平说:“县委作为基层一线指挥部,担负着将党中央的各项精神决议传达到基层的重任。贯彻落实好“问责条例”是我们县委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委祭出贯彻“问责条例”的“六项举措”,就是为了确保条例落实落地,促进领导干部知责尽责”。


上一条:宝塔区纪委“三强化”推“三转” 持续释放从严执纪信号
下一条:延川县纪委“三措施”筑牢基层廉政防线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