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宝塔区把政风行风建设摆在纠风工作的首要位置,狠抓部门行业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提升部门行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部门行业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抓落实,强化政风行风建设领导责任。区上主要领导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盘考虑,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11位区级领导,13个牵头部门、50个协办部门乡镇的责任人身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各部门行业的目标任务之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分解任务,严格实行责任制管理。各部门行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政风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奖惩,全区上下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条块紧密结合,纠风办指导协调,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抓举措,推进政风行风不断好转
一是创新载体。年初,纠风办下发了《关于在各部门行业中开展“正行风、树形象、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51个部门行业中开展了“正行风、树形象、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行业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收到了预期效果。二是扎实开展“两个创建”活动。区政府纠风办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便民利民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目的,按照“立标、树模、建章、动管”的思路,在全区17个部门系统20个行业中深入开展了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活动。创建以来,有枣园供电所、姚店地税所等71个站所窗口被评为省、市、区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各基层站所和服务窗口的服务意识普遍得到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大为改进,便民利民措施更加人性化,普遍建立了主副岗工作制度、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深受群众好评。三是以评促纠。区政府、区纪委监察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明确政风行风测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等,精心组织测评工作。测评前,市、区纠风办组织市、区两级被测评部门行业,在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通过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本部门行业的行政职能、行风现状等进行集中宣传。对行政管理部门采用发放问卷、对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分别采用MAS短信和10000号语音外呼的形式进行测评测评。通过对群众回复信息的满意率及有效问卷的统计,结合纠风办评分,国税、环保、商务获免评单位,农业、地税、电力分获各序列第一,其他各被测评部门行业的满意率较往年也有大幅的提高。四是积极搭建便民服务“连心桥”。在乡镇(办事处)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组(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室,把与群众联系密切的财政所、民政办等纳入服务中心,根据业务范围设立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化、柜台式办公,做到服务方式“零距离”,努力构建便利、快捷、高效的乡镇便民服务通道。截止目前,全区已有21个乡镇(办事处)、18个城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51个村便民服务室挂牌对外办公。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各乡镇、办事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拓宽工作思路,突出工作特色,真正在为群众服务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自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各乡镇(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53039人次,办理计生业务21371件,民政业务19169件,土地城建业务290件,司法调解319件,户籍11040件,其他事项850件。
抓监督,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工作
区纠风办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各部门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检查情况登记备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各部门行业在纠风办的监督指导下,积极落实行政效能八项制度和行业内部有关规定,大力推行党务政务事务公开,规范服务行为,在服务场所公布了举报电话,公开了办事程序,依据、标准等,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力推进全区各部门行业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抓机制,夯实政风行风建设基础
在全区23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纠风办,在631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纠风监督组,聘请了1893名纠风监督员。各乡镇、办事处纠风办运行规范,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纠风台账,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极大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今年,各乡镇、办事处纠风办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69件,了解62件,立案查处7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4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人,挽回经济损失5.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