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夯基础 创新制度显成效
打印

    黄陵县政府综合纪工委(监察室)负责全县政府系统2个党委、3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2009年8月该纪工委(监察室)成立以来,在县纪委监察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夯实基础抓常规、围绕热点抓治理、提升水平抓创新”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两年被县纪委监察局评为先进纪工委(监察室)。

 

    抓宣传促廉洁

 

    教育是基础。该纪工委(监察室)始终将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常转不懈。自纪工委(监察室)成立以来,以“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作风建设、“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和“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习《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采取以会代训、现身说法、编制《廉政警示录》、制作动态剪影、知识竞赛、廉政宣传栏等形式,不断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以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为重点,严格落实中纪委“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换届纪律要求,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提高。截止目前,共举办宣传栏18期,工作动态24期,工作剪影45期,廉政警示教育5次,编发信息简报43期,向市、县各类网站上报信息86期,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抓制度求创新

 

    创新是动力。该纪工委(监察室)坚持将制度创新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以制度提高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一是推行“三查”和“三双”制度。即 “日常巡查”、“半年督查”、“年终检查”; “双查”( 部门自查、纪委督查)、“双评”(部门自评、社会评价)、“双报告”( 自查报告,整改报告)。通过大力实施“三查”和“三双”制度,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存在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台账式”管理。纪工委(监察室)建立“总台账”,党委(党总支)建立“管理台账”,党支部建立“管理帐页”,明确8个方面内容,确定专人登记进展情况,掌握动态,定期反馈,督促落实。三是创新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效预防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切实做到干净干事、秉公用权。该纪工委(监察室)自成立以来,共制定、修订、完善制度25项,以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化运作。

 

    抓监督重预防

 

    监督是关键。该纪工委(监察室)持续将加强监督检查作为履职的手段,加大力度,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以重点项目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土地管理、环境保护、人事招聘、“五笔会签”财务管理为重点,切实抓好所辖部门、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参与土地招拍挂2次,地质灾害治理10次,环保执法监察4次,安全生产执法监察5次,工程专项检查26次,项目招投标18次,监督人事招聘6次,督查“五笔会签”财务报账4次,确保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建立了本系统21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动态监督。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和案件查办,重点对公务用车,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进行了清理整治,督促本系统各单位对党务、政务、财务等予以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实施“三问”21人,警示训诫32人,初核案件5件,正在办理1件。

 

    抓管理求实效

 

    管理是保障。该纪工委(监察室)一贯将加强单位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强化队伍建设作为工作开展的坚强后盾,不断出实招、见成效。一是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创办廉政文化阵地、廉政书角,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安排,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各单位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一抓到底、分管领导密切配合、党支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认真落实县纪委常委联系纪工委工作制度,实行纪工委与县纪委机关各科室工作、人员、车辆“联动”调配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态势。通过实行统一管理,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工作力量有效整合,各项制度得到健全,监督职能明显增强,真正实现了从对纪检组的“托管”到对纪工委(监察室)“直管”,从纪检组的内部监督到纪工委(监察室)的外部监督,拓展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了“监督者接受被监督者领导”的弊端,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文章来源:黄陵县纪委


上一条: 延安市纪委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
下一条: 子长县“五项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