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泉县纪委、监委聚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深化全县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新时代全县追赶超越助力。
剑指六类问题精准发力。围绕党的六大纪律,结合全县实际,明确整治重点。即:在政治纪律方面,重点整顿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决策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利用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形式制造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在组织纪律方面,重点整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耍奸溜滑、推诿扯皮,遇到困难绕着走、遇到矛盾就上交,违规参加同学会、校友会、战友会、老乡会,个人重大事项不报告、不如实报告、隐瞒不报等问题。在廉洁纪律方面,重点整顿以任何形式收送礼品礼金以及公款送礼、公款旅游、滥发津补贴,违规公款吃喝、违规经商办企业以及在高档写字楼、私人会所、住宅区接受“一桌餐”宴请,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违规驾驶公车以及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等问题。在群众纪律方面,重点整顿不按规定和时限办理服务群众事项,参与黑恶势力并充当其保护伞以及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优亲厚友等问题。在工作纪律方面,重点整顿在工作日、值班日、执行公务期间饮酒以及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工作时间迟到早退,上班网络聊玩、炒股、干私活,开会玩手机、打瞌睡、溜会顶会以及行政执法中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执法不公,办人情案、关系案等问题。在生活纪律方面,重点整顿参与赌博,入股或开办麻将馆、赌博场,纵容或包庇赌博以及违规出入歌舞厅、KTV、夜总会等消费娱乐场所等问题。
拓宽举报渠道收集线索。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公告、印发宣传单、LED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利用有限电视、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手段,将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重点及24小时受理热线和邮箱向社会进行公开,并在县城周边4个方便群众的醒目位置设立举报信箱,各乡镇纪委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举报信箱,广泛收集群众举报诉求,不断扩大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整顿工作中来。同时,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变“上访”为“下访”,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实地查看各类资料、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对重要环节和重点工作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并形成每周五梳理汇总,每周一报告研究的工作机制,随时发现和处置问题线索,多管齐下,动真碰硬,确保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不走过场。
加强协作配合开展督查。突出酗酒滋事和参与赌博两个重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抽调组织、人社、公安、电视台等部门专业人员,成立专门队伍,采取专项抽查、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组织新闻媒体曝光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健全完善移交移送机制,对公检法司机关移交的涉及公职人员违法案件、审计机关移送的审计报告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以及会计核算中心移交的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排查、梳理归类、逐件核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开展各项检查抽查12次,明察暗访31次,对移交移送的问题线索初步核实27件,初核了结14件,转立案13件。
严肃问责追责形成震慑。着眼于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对违反整顿重点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从严从重从快顶格处理。对在教育整顿活动中敷衍塞责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的责任人,要严肃问责。同时,按照“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要求,坚决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确保教育整顿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反整顿重点的人和事,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41人,其中,约谈19人,提醒谈话2人,诫勉谈话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公开通报曝光12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