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压态势“不松劲”,查办案件“双提升”。聚焦查办案件主业,拓宽案源渠道,整合办案力量,发挥协作区优势,形成案件查办合力,提高办案效率;规范处置问题线索、严把案件质量关、安全关,在减存量、遏增量、强高压上下功夫,保持高压态势祛除腐败“毒瘤”,实现查办案件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着重在微腐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乱收送礼金、涉黑涉恶腐败等问题上持续发力,探索建立乡镇监督员机制,强化主业意识,完善考核办法,延伸监察触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是盯住关键“不走神”,用好监督“放大镜”。在监督上,盯住关键环节,不走神、不顾虑。针对办案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树立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的治本观念,织密纪律、监察、巡察、派驻监督网络,将监督关口前移,有针对性地强化源头监督,把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高发领域和重要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作为重要监督对象,把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监督,有效地抑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做到惩防并举、双管齐下。在查办过程中,既要认真剖析问题发生的根源,找到病源方能除病根,又要督促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多敲打,打好“预防针”,让他们走出病区,而不能一惩了之。同时,建立“知错干部”关爱机制,对“有错干部”及时“拉一把”,对违纪处理干部不抛弃、不放弃,真心关爱关怀,抓好处分“后续工程”,开展帮扶教育,达到“帮教一人,教育一片”实效。
三是精心配制“廉政餐”,提升干部“免疫力”。在《廉政网站》热点专区探索创新开办《廉情点击》专栏,主要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违反“六大纪律”、扶贫领域腐败和违规收送礼金等热点事件,既是党员干部生动的“活教材”,又是“清醒剂”,时刻用廉情观察的大剖析变成党员干部正衣冠的“大镜子”。出台《2019年廉政教育活动方案》,内容主要以上好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赴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和廉政宣誓等,让党员干部和家属零距离感受高墙内外的反差,以“少数人”警醒“大多数”,用“现身说法”的说教管好自己,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真正让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威严,时刻做到心中有戒,警钟长鸣。深入挖掘本地传统廉政文化资源,通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口味”,用接地气的新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寓教于乐,传递“廉”声音;用讲廉故事、廉政书画展等新招,营造学廉、思廉、倡廉、守廉氛围,播撒“廉”种子。同时,办好《清廉之音》,以读经典、颂美文、廉政美文朗读形式传播廉能量,弘扬正气、礼赞廉洁,助推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廉政教育常态化。
四是真抓实做“大融合”,压紧担当“宽肩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活动,开展集体向宪法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先辈足迹、感受富平党史、聆听红色故事等活动,唱响主旋律,以不忘初心的责任担当,拧紧了纪检干部履职践诺“总开关”。用好“周一课堂”和《廉洁勤政日课》。以每月10号“党员活动日”为抓手,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薛镇烈士陵园组织好开放式组织生活,教育引导纪检干部知党恩、跟党走,立足岗位做贡献。探索建立“导师制”传帮带培养模式,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采取“以案代训”、“以老带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点餐式培训,让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成为常态。结合“频阳大讲堂”和“法纪知识大家谈”,着重从法纪衔接做文章,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弥补短板,用以考促学、互助互学等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出更多的纪法皆通的“专才”。同时,用“身边人、身边事”编印警示教育读本,防止“灯下黑”,念好“紧箍咒”,在严管上彰显厚爱,自觉绷紧纪律弦,时刻守住廉洁底线,着力锻造自身过硬的纪律部队。(富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