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乡镇纪委发挥三大作用实现六项目标
打印



  近年来,富平县乡镇纪委在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贴近工作一线,发挥三大作用,实现六项目标,开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发挥“助推器”作用,实现帮教带动和示范推动。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培训活动,2007年8月乡镇换届以来,通过辅导讲座、讨论交流、电化教育等形式,举办乡村两级干部培训会19次,参训人数1766人,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实践活动,在“心系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中,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3件,筹集各类资金720万元,改建、扩建、新建村室活动场所253个,基本满足了村干部办公、党员活动、群众培训的需要。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推进活动,以“抓点示范、巩固基础、全面推进”为思路,建立了27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试点村,通过示范带动,24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和153个基层站所都成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机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发挥“监督哨”作用,实现监督有效和接待规范。提升村民监督委员会质量效果。县纪委为24个乡镇334个行政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统一刻制了专用章和机构牌,印制了16.4万份宣传单,举办了全县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业务培训会。截至目前,村民监督委员会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0余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56个,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40余件(次),对310件重要事项进行了全程监督。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在乡镇开展检查和调研等活动时,一律在“廉政灶”就餐,公务接待一律上不烟酒,就餐人员按规定缴纳餐费。截至8月初,24个乡镇“廉政灶”已全部建立,投入资金60.68万元,建成餐厅24个,聘请专职炊事员27人,配套设施81个,出台相关制度92项,接待人数1639人次,节约资金10.7万余元。
  三是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有访必接和有案必查。构建信访监督“三级网络”。乡镇纪委积极构建村级、乡镇、区域三级信访监督网络,密切注意动向,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已获取群众举报案源14个,占全县农村违纪案件的90%,立案查处12件,防范化解重大上访隐患2起,党纪处分12人。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通过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印发传单、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点名接访制度,并将点名接访公示牌悬挂在机关醒目位置,对群众点名接访问题进行登记,及时联系被点名领导,明确答复办结时限。已受理群众点名接访685人次,解决群众信访问题478件次,使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量明显减少。推行办案协作区制度。将全县24个乡镇划分为5个办案协作区,协作区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纪委常委担任,副组长由包联室主任担任,主办人由发案乡镇纪委书记担任。实际工作中,对于乡镇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适宜于协作区组织查办的信访案件,优先考虑办案协作区办案。目前,已组织查办案件3起,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通过协作办案,进一步整合了基层办案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增强了乡镇纪委的办案力量和工作威信。

文章来源:富平县纪委


上一条: 华县纪委书记督导国土资源系统作风整顿工作
下一条: 华阴着力解决农村信访难问题 畅通信访多条渠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