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澄城县把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坚持从制度建设抓起,强化执纪监督问责,持续发力,时刻倒逼全县作风建设“步步深入”。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监督检查活动131次,发通报4期,涉及违纪人员72人,其中警示训诫41人,给予党政纪处理28人,辞退3人;在有力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同时,在全县迅速形成了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带动作风整体好转的示范效应。
重点整治,狠纠突出问题。紧紧围绕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今年1至10月,全县“三公”经费支出较同期减幅达20.56%;对82个单位的办公用房进行了统计摸底,清理超标办公用房面积1041.92平方米;对78个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在岗情况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共核查出死亡、调离人员121人,节约财政资金300万元。在基层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专项整治中,共受理摸排案件线索20条,已立案调查处理7件7人。深入开展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专项整治和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对受理的举报投诉一律由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办,加大查处力度。
创新方式,凝聚监督合力。坚持运用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问题通报和媒体曝光等常规手段,扎实开展监督检查。坚持将监督检查的触角延伸到各时段、各领域、各行业;重点严把五一、中秋、国庆等不正之风易发“节点”,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全县各单位及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坚决纠正节日期间不正之风。全面推行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工作机制,把全县10个镇按区域划分成3个协作区、87个部门按职能划分成7个协作区,各协作区严格执行领导机构年度推选制、工作进展月考评制及周汇报制;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交叉检查、举报核查等手段,对全县各级各方面“四风”问题细查严惩。
树立典型,提升警示效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和“四风”突出问题首先坚持做到零容忍、严惩处,重点发挥其警示教育作用,不断提升作风建设整治成果运用成效。今年以来,该县针对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剖析案例,筛选典型,制作作风建设曝光专题片,涉及违反工作纪律、公车管理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4个方面问题,先后在县委全委会及全县10个镇65个部门进行了巡回播放,32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
建章立制,筑牢制度笼子。坚持在作风建设抓常、抓长上狠下功夫,注重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澄城县党员干部违反八项规定“四条铁律”》,制定出台了《澄城县纪委“四条铁律”责任追究办法》。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六项规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十个“四风”问题,陆续制定出台关于公务用车、公务用餐、干部作风建设约谈、领导干部办理个人重大事项违规处理办法、严禁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五条禁令”等10余项制度,不断充实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从源头上有效防止违反作风建设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