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渭南地区大降温的第一天。早上7点多,市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3名工作人员来到白水县雷家洼村,对我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在建设中遇到的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问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走访调查。晚上,又赶到蒲城县烟花爆竹生产密集区兴镇,对非法生产烟花的小作坊进行明察暗访。
市委作风办的明察暗访工作始于去年年初,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新举措。每期明察暗访专题片都要在全市领导干部季度大会上播放,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起到举一反三、规范全局的效果。
打开第三季度制作的作风建设明察暗访专题片观看。字幕加配音: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市委作风办继续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思想松懈、制度松弛、顶风违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了明察暗访工作力度。
整个专题片,字幕、画面、配音环环相扣,有上季度明察暗访存在问题督办和整改落实情况,本季度典型案件上报情况及问题播报。半个小时的短片,容纳了35个问题。一个季度90天时间怎么查找出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要把这些问题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去?市委作风办的工作人员说,为了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为了抓拍一个镜头,蹲守二三个、七八个小时,甚或两天时间。在华阴检查公车私用时,不但被阻挡拍摄取证,还遭到了谩骂威胁。
为了解决人员紧,工作难,说情多等问题,市委作风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了重点帮扶和邻县交叉检查。澄城县纪委推出了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协作区,把全县划成10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交叉检查,对各协作区范围内的作风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力地提升了执纪监督质效。为了把节日“节点”监督检查常态化,紧盯部分周末和五一、端午、高考等“节点”,持续进行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为了解决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制作了60个“渭南市干部作风问题监督举报提示牌”,悬挂在市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7个单位、部门及窗口服务单位。
明察暗访不仅仅是市委作风办督促日常工作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改作风、转职能的有力抓手。大部分单位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消极抵触,到现在理解支持,甚至一些单位主动邀请市委作风办帮助查摆问题,揭丑亮短,找出症结,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抓作风建设的新局面。市外经局主动邀请市委作风办,对全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找项目落地难、建设慢的主要原因,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改善我市投资环境。
截至目前,市委作风办共制作明察暗访专题片7期,下发整改督办函77期,针对涉及65个单位185个问题进行了督办,涉及121人,113个问题得到了整改落实,受教育者达万余人次。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两年来,市委作风办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治理、调查问卷、行风评议、ICD语音测评等措施,形成了抓领导、领导抓,抓常、抓细,以上率下、以身示范的良好氛围,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