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创新廉政教育形式,通过全方位廉政教育手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入心入脑,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现场教育授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持带头讲党课,结合各自工作业务有针对性的对党员干部进行党课教育,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讲党课1100余次。邀请省纪委审理室王缠龙主任对4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党内法规专题辅导,通过讲座、自学、讨论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各类党内法规。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先后组织800余名党员干部赴习老爱国主义、杨震廉政文化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韩城市举行“学法规守纪律强素质”主题活动,由9名优秀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组成3个宣讲小组,深入全市各镇(办)各部门开展巡回宣讲,切实增强廉政宣传实效。华阴市纪委开展“高墙”里的警示会,组织100余名村干部走进华山监狱,聆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临渭区纪委对160余名重点单位、关键岗位负责人进行了廉政教育培训,组织20个镇(办)部门的领导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
二是民俗教育倡廉。依托渭南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县(市、区)充分运用老腔、皮影、剪纸、阿宫腔等载体,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华阴市借助华阴老腔演绎形式拍摄廉政公益广告—《党员正气歌》,通过老腔艺人之口生动诠释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之弦,防微杜渐,不越雷池半步。华州区运用地方皮影艺术特色,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一出贪腐者权钱交易最终被严肃查处的反腐故事,大力宣扬有贪必反、有腐必惩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获得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富平县精心编排阿宫腔传统戏《王魁负义》,揭露和批判了王魁嫌贫爱富、攀附权贵、贪图享乐的丑恶面目,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珍惜名节,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合阳县充分发挥当地民间剪纸文化艺术优势,组织剪纸爱好者创作出“从严治党”“风清气正”“作风新常态”等许多廉政主题的剪纸作品,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的趣味性和感染性。
三是家风教育促廉。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充分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扬美抑丑、移风易俗,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主动抵制不良风气。各县(市、区)依托各自文化优势,积极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浓厚廉政氛围。华州区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文明家庭”活动,向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发放倡廉书、签订廉承诺书1000余份,以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大荔县举办“传承优秀家规培育廉洁家风”主题书画展,展出各类廉政书画作品百余幅,在全社会弘扬廉政精神、涵养廉政文化。韩城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司马迁、党家村家规家训廉政文化内涵,创建了司马迁祠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揭牌成立了党家村全省首家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出版发行了《鉴古明今—<史记>廉政故事精选》《史记·廉语》等廉政文化教育图书。
四是电化教育传廉。积极拓宽宣传教育载体,运用微信、LED屏、电教片等多媒体形式加大廉政宣传力度。指导拍摄的《陕西潼关杨震:“四知”拒金清白传家》和《韩城党家村:刻在青砖上的家训》家风家规专题教育片,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宣传推广。编制《不揣腰包的腐败》《小官大贪》等教育片,用身边的人和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在城区显著位置18处大型LED屏陆续播放《倡廉洁树清风》全国优秀廉政益广告展播作品,打造反腐倡廉风景线。各县(市、区)不断拓展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合阳县纪委开通微信公众号“合阳廉声”,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已编发各类廉政信息8期。富平县通过微信平台向全县5000余名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警示案例、廉政文化等相关信息,并在假期节点时温馨提醒领导干部廉洁过节,筑牢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