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华阴市纪委把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五项措施”在全市农村组织中着力开展以“清理村级财务、清理违法违纪事件、规范村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两清理一规范”活动。
一是发动群众参与。紧紧抓住群众参与这跟主线,组织群众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对近三年来的村级财务首先进行自清自查,对审核无异议的原始凭证加盖“民主理财小组”专用章,如未加盖“民主理财小组”专用章的原始凭证,则拒绝进入清理台帐。二是重点审计监督。把历年清理未到位、管理混乱、存在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和没有实现代管、资产资源丰富的村纳入重点清查对象,指导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职责范围正常开展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活动,确保清查工作做严、做实、做细。三是突出分类整改。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将全市186个行政村划分为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三个层次,进行集中整治,做到教育与预防并重,清查与处理同步。特别是对排查出班子软弱涣散、村级矛盾问题多、群众意见大、长期处于瘫痪的村级组织和不称职、不合格、不作为,或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村干部进行了改组和撤换,有力的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发展力。四是全面核管财产。在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面,则建立起“三资”台帐,将各村的“三资”运转情况,和库存现金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有效资源利用等纳入台帐管理,实行阳光管理和透明操作,即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又使村民的表达权和决策权得到充分发挥。五是实行阳光晾晒。清理活动结束后,组织各村将财务清理结论在村务公开栏中详细张榜公布,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对村民反映有疑问的,由村财务负责人向质疑人细心解释和说明,直至群众满意。同时,将处理的违法违纪事件在村党员干部中进行通报,达到惩治教育和有效预防的目的。
截至目前,该市共立案查处村级党员领导干部31人,其中5人给予留党察看处分,严厉打击了一批损害农村经济发展的党员领导干部,确保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文章来源:华阴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