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帆自扬
打印


  通报3起严重违法买卖土地案件,狠刹县城规划区内乱占、乱建歪风;牵头开展全县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工作,纠正不合理开支8.02万元;组织开展“小金库”专项检查,追缴违纪资金25万元……一项项工作举措强力推进,体现了反腐倡廉建设的为民情怀;一个个数字硕果彰显实效,凝聚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汗水。

 

  2011年,富平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县委十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十七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狠抓落实,开创了全县反腐倡廉工作的崭新局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抓督查 确保大政方针贯彻落实

 

  政令畅通,方能众志成城。富平县纪委注重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去年1月,根据县政府联席会议安排,对县城规划区内乱占、乱建问题进行了严肃调查,查处了当事人,拆除了违章建筑,通报了3起严重违法买卖土地案件,有效刹住了乱占、乱建歪风。春节后伊始,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牵头开展了全县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重点就上班到岗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纪律观念,推进了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4-6月,牵头对全县村级财务进行了清理整顿,审计村级财务收入资金14102.1万元,支出资金13596.2万元,纠正不合理开支8.02万元。组织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了“小金库”全面自查,对45个独立核算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社会团体进行了集中检查,追缴违纪资金25万元。集中开展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统计全县公务用车487辆,清理违规车辆3辆,进一步规范了全县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抓教育  增强党员干部勤廉意识

 

  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富平县纪委以加强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载体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2月23日,组织县城关镇东上官管区党员干部120余人,赴陕西省第一监狱接受了警示教育。3月下旬,在县国税局等5个单位,开展了讲“廉政课”活动。5月份,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换届纪律为主要内容,集中开展了第4个“廉政教育月”活动。6月份,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以“密切联系群众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内容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主题教育活动。12月上旬,组织县级领导和各镇、各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00余人,参观了全市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展。围绕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特色、新亮点,及时播发反腐倡廉动态消息,全面宣传报道纪检监察重点工作,先后在中、省、市媒体发表宣传报道 86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48篇,市级32篇,有效扩大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抓纠风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民忧总关情。富平县纪委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陕西省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行政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在春、秋开学时,对40余所学校收费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1起,党政纪处分1人,警示训诫谈话1人,退还乱收费5920元。组织上路巡查20余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公路“三乱”15起,跟踪大货车暗访6次。针对年终公路“三乱”问题时有反弹的现状,由县纪委主要领导带队,上路突击检查“三乱”问题,严肃查处了“三乱”行为。制订印发了《2011年全县投资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走访调研企业10家,重新确定了县级重点保护企业,加大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建设力度,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惩处  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

 

  铁拳治贪,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所在。富平县纪委始终把查办案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五必查”(群众反映强烈的必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必查、实名举报的必查、线索比较具体的必查、领导批示的必查)原则,推行“三项负责制(常委分工负责制、科室包联负责制、承办人对案件基本事实和卷宗质量负责制)”策略,对查案工作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继续开展了“抓基层办案、促社会和谐”活动,突出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腐败案件。全年受理信访举报180件(次),初核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54余条,立案77起,结案77起,警示训诫党员干部53人,党政纪处分80人,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通过集中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了对腐败分子的震慑力,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信心。

 

  抓落实  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富平县纪委坚持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按照新修订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配套制度。经过多方协调,落实了村监委会主任的工资待遇问题。由县纪委常委牵头,包联室具体负责,指导村监委会与村“两委会”换届同步开展。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内容全面性、真实性的审查复核,强化责任追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探索推行廉情公示、群众代表旁听、廉政质询评议等方式,增强述廉评议的实效性。坚持“凡提必考”,全年实施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8批98人。与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形成“点名接访、限时回访、定期下访”的工作新机制,实施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26件(次),群众反映问题都得到解决和回复。组织协作区办案9起,党政纪处分9人,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总计投入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资金208.4万元,接待5122人次,节约资金79万元,遏制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抓队伍  提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打铁先得自身硬。富平县纪委坚持将提升干部素质、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以开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号召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争做学习型、业务型、务实型、廉洁型的“四型”干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利用县、镇换届之机,先后提拔委局机关干部8人,内部轮岗2人,新调入1人;新任镇、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6人,交流任职3人,进一步盘活了人才资源,激发了队伍活力。新一届纪委领导班子上任以后,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强自身、树形象、创业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讲团结、讲正气、按制度办事,做到爱岗敬业、戒骄戒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要求40岁以下干部每人每月写一篇调研报告、信息网评、综合报道、心得体会等体裁的材料,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理论思考水平和文字综合能力。截至目前,组织机关专题学习22场次,座谈讨论12场次,干部职工每人记写笔记5000余字,撰写体会文章64篇,举办学习专栏2期。利用县委读书室资源,倡导机关干部利用工余时间,通过室内阅读和借出阅读方式,确保每天1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党风正,民心顺;为官清,事业兴。2011年,富平县GDP预计完成72.3亿元,同比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预计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8540元和5303元,同比增长18%和23%。2012年,富平县纪委、监察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届纪委常委会的坚强带领下,以创先争优的锐气、克难攻坚的勇气、敬业奉献的正气、和谐包容的大气,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奋力赶超、矢志争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绿色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文章来源:富平县纪委


上一条: 富平县纪委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温暖
下一条: 华阴市纪委创新教育形式 在市电视台播放52集《廉政准则》宣传片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