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查办案件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来,在省纪委监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纪委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不断完善办案机制,创新办案方法,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全年共初核案件线索992件,较上年同比上升31.9% ;立案517件,同比上升58.2%,其中县处级干部案件6件,损害群众利益案件237件;结案50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58人,其中县处级干部8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查办案件工作呈现出查办县级领导干部数量多、案件数量同比增长快、查处损害群众利益案件数量多等特点,查办案件工作得到省纪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一、领导重视,切实把查办案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市委书记庄长兴、市长徐新荣对查办案件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他们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查办案件工作的坚强支持者。多次强调凡违犯党纪政纪法纪,不论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个部门,都要坚决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市纪委始终坚持只有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才能遏制腐败现象发展蔓延势头,才能取信于民的工作理念,定期召开市纪委常委会研究查办案件工作,重大和复杂案件,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办案人才队伍和陪护人员队伍建设,实行办案人员、经费“一案一申请”制度,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办案一线倾斜,全力保障办案,出台了“两规”、“两指”陪护人员奖励和生活费、交通费补助等办法,做到领导、组织、经费三到位。消除了办案人员的后顾之忧,排除了办案干扰,保障了查办案件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完善机制,确保查办案件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建立完善了信访举报机制。规范了信访举报程序,对信访举报信一律由信访室收集、呈办、督办,做到归口管理、责任明确、及时高效。在做好收集常规举报信息的同时,开通了网络举报系统,并配有专人,及时收集网络和新闻媒体中涉及渭南的有关反映、举报,通过《网络反映》和《网络舆情快报》,及时送相关领导阅批处理,增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拓宽了信息渠道。二是实行案件包联工作制度。结合领导分工和案件检查一室的工作职能,分管和主管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和办案人员分片包联相关县(市、区)案件查办工作,包联人员对包联县(市、区)的案件查办进行跟踪检查和现场指导,协助县(市、区)纪委驾驭办案方向、搞好案件查办工作。三是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办案力量。在充分发挥县级纪委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县级纪委办案协作制度和协调审计、财政、司法等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查办案件的办法,整合办案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办案合力。四是实行案件主办人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办案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办案工作,组织举办了渭南市纪检监察案件主办人培训班。案件检查室主任和案件主办人受领办案任务后,从线索分析、初核方案到调查实施、办案安全,对该项任务负全责,夯实了工作责任,调动了案件主办人的工作积极性。一年来,案件初核率、立案率大幅提高,查办案件的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三、统筹兼顾,重视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集中查处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是中纪委和省纪委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执政为民要求、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通过动员学习,我们把思想统一到上级部署上来,在高度重视查处大案要案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查处基层干部中对群众漠不关心,以势压人,吃拿卡要,处事不公,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小官大贪等问题。全年共查处合阳县城关镇东街村五组组长杨某挪用土地重用补偿款等损害群众利益案件237件,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
四、严明纪律,严格依法依纪文明办案。一是制定出台了《案件线索排查制度》、《案件线索管理暂行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纪律》、《陪护人员工作规范》、《关于执纪与执法机关案件移送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对案件移送、责任追究、案件线索管理;办案人员、陪护人员的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做出详细规定,使查办案件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严把 “四关”,即:一是严把制度程序关。进一步完善信访、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执行和管理等各项制度和程序性规定;二是严把监督管理关。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三是严把纪律关。严格执行各项办案纪律;四是严把政策策略关。按照法律规定实行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政策。不断提高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办案水平。使查办案件工作更好地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文章来源:二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