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继续巩固深化“三转”成果,依规依法推进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扎实开展信访举报工作,跑好反腐败的“头一棒”。
营造良好举报环境,提高信访举报质量
一是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市、县两级纪委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举报渠道、工作流程等内容,在网站醒目位置宣传来信地址、举报电话等信息,进一步方便群众检举控告,当年信访总量同比上升86.1%。
二是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全市12个县区全面开通“12388”举报专线电话;“12388”举报网站延伸到各县区;在市纪委门户网站开设“书记信箱”、“局长信箱”,委局主要领导亲自批阅来信;由专人负责搜集网络舆情,共编辑《榆林市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快报》117期;对中央巡视组下转的信访件,采取召开集中交办会的方式,切实加快办理进度。
三是推行反映人谈话制度。针对当前署实名举报大幅上升,重访、缠访增多,且存在反映线索不具体等问题,采取与反映人谈话的方式,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为下一步调查提供有价值的具体线索;同时,也让一些缠访闹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息诉罢访,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李某多次反映某县纪委违规办案,侵犯其人身权利的问题,经与反映人谈话了解,实为反映人不了解纪委办案程序及相关规定,通过对其说服教育,反映人认识到错误当即表态不再反映问题。去年以来,市纪委通过推行反映人谈话制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9起,切实提高信访举报质量。
围绕监督执纪问责,创新信访举报处理方式
一是校准受理范围。集中精力受理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在市、县纪委举办的10次业务培训班上,市纪委信访室就如何定位职责,准确把握受理范围,处理好纪内信访举报的问题作了重点讲授;市纪委在处理下转件时,对纪外的信访件明确做出标记,方便下级纪委处理;将信访举报常用法规、制度和工作规范收集编印成册,下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二是实行分类处置。市纪委本着聚焦主业、科学办信的原则分类处置业务范围外信访举报171件次,成功化解了一批与利益诉求有关的长期缠访和闹访户。首先,对经甄别属于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的信访事项一律不予受理,转职能部门处理。其次,对反映违纪问题与提出利益诉求相互交织的信访举报,将违纪问题摘出来受理,业务范围外问题分流到职能部门。
三是归口分级办理。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案件线索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榆林市纪检监察信访件处理办法》,要求各种渠道收到的问题线索,统一归口信访部门接收、登记,并录入信访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流处置。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属于本级管辖范围的,摘报领导阅批,及时转送交接;属于下级管辖范围的,转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定期跟踪督办。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共处理群众信访举报4149件次, 筛选反映市本级管理对象案件线索249件转本委各室办理,其余信访件均按管辖权限转各县区纪委和相关部门办理。
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进办信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创新开展谈话函询。中纪委提出线索处置的五类方式后,及时出台《榆林市纪委监察局谈话和函询暂行办法》,对谈话函询的范围、组织、办理程序等作了规定。通过谈话、函询,既对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提醒,又使大量的一般性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信访举报办结率。同时,围绕谈话情况进行核查,深挖案件线索,发现重要违纪问题及时转入案件调查程序。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实施谈话函询128件,涉及县处级干部61名,其中3名县级干部经谈话发现存在违纪问题,转立案调查。
二是定期汇总报告重要举报情况。为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对市管干部信访举报问题实行月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报告,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对反映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的信访举报,单独造册登记,直送委局主要领导阅批。去年以来,向领导报告市管干部重要信访举报15批249件;直送反映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反映信15件。
三是加强信访举报信息分析和应用。开展动态分析,发挥决策参考作用。市纪委对近两年来反映信件超过10件的市管干部进行统计分析,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判和处置。实行专题分析,推动整体工作。在按季度定期对信访举报整体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信访举报问题、十八大以来的信访举报形势、中央巡视组转办信访件办理情况、上级下转各县区信访举报办理情况分别进行专题分析,发现问题、深挖原因、找准症结,提出意见和建议。深入调研分析,提出指导意见。出台了村干部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农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中,反映农村干部的信访举报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注重督促检查,构建“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信访新常态
一是实时对账检查,跟踪管理。依托信访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坚持每一季度查阅统计转送件电子明细台账,逐项与各承办单位对账,实时掌握信访件办理动态。今年年初,市纪委对上年转办各县区1713件信访件办理情况对账检查,对信访举报查办率、办结率较低的县区进行重点审查;对未能厘清职责、没有认真区分纪内纪外信访事项、不能正确处置信访举报的县区专项督查;对信访举报件管理不善的县区严格责任追查,确保群众信访举报合理处置。
二是领导包案督查,处置到位。对疑难复杂的越级访、集体访,长期得不到解决、涉及群体利益的信访问题以及上级批转的重要信访举报件,市县两级纪委领导包案解决,包案领导实行“四包”,即包调查处理、包督办落实、包办结回报、包息访稳定,确保信访举报处理及时到位。
三是定期督办通报,督促后进。对不能按期报结的信访举报件,采取电话督办、发函催办、现场督办等形式进行督促,对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实行交叉或提级办理,切实提高信访举报办结率。市纪委定期检查各县区、各部门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适时通报检查结果,督促后进单位更加重视信访举报工作,推动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