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阳区纪委紧紧围绕找准载体、突出重点、营造氛围、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教育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干部勤政廉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狠抓主体责任,夯实廉政文化宣教基础。实行领导干部抓宣教工作的责任机制。年初,下达全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时,明确提出各单位“一把手”是抓廉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宣教工作纳入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之中,对全区各单位、部门,各乡镇、办事处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台出《榆阳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量化全区各单位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目标任务,同时注重稿件质量及采用率,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全年在媒体上刊发信息稿件不少于2篇,各部门各单位全年刊发信息稿件不少于1篇,委局机关每人刊信息稿件不少于1篇。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根据被采用的级别,在年终考核时加不同的分值。实行包抓制度,由区纪委常委定期对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督促,同时实行通报制度,定期对各乡镇、办事处、部门信息稿件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宣传报道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作用,营造浓厚崇廉尚洁氛围。区纪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挥五个宣传教育平台,营造浓厚廉洁氛围。一是办好“榆阳清风报”,及时宣传报道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态,为全区各级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二是利用榆阳区电视台,积极宣传党风廉政相关报导,每个乡镇办事处每年至少宣传报导一次。通过视频画面和画外音解说展现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三是开通“榆阳区纪检监察”手机报。继续向全区18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实行每周至少编发一期,内容设置有“廉政要闻”、“榆阳廉情”、“廉政法规”等,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受到廉政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常鸣。目前共发送28条;四是继续做好稿件编发工作。加大向各种媒体的投稿力度,采取每周向省、市媒体最少投两篇稿件的原则,半年来被省级媒体采用10篇,市级媒体采用100多篇,营造了良好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了“有声有影有形”。
强化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为了使廉政教育深入人心,区纪委狠抓廉政教育工作,拓展载体,灵活形式,丰富内容,使廉政教育真正取得实效。一是开展主题教育。要求区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开展以“两学一做”为内容,积极开展讲廉政党课活动,把单位“一把手”讲党纳入全年考核内容;二是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5月份,分两期对全区317个村的监委会主任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就如何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进行讲解,强化了对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监督。7月11日至12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准则》、《条例》、纪律审查相关业务流程等内容,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三是拓展教育载体。继续利用自办的《榆阳清风》报开展“廉文荐读”和“我读廉文”活动,坚持每月每期推荐一篇反腐倡廉优秀文章和领导干部读廉文后的体会文章,使全区领导干部能经常读廉文思廉政,为了创新党员干部勤廉教育的载体;四是加强村级阵地的建设,今年要求全区各乡镇,要在所20%的行政村建立村级廉政教育室。
发挥示范基地作用,构建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区纪委在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中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展廉政文化领域,有效提升了廉政文化影响力。为促进廉政文化阵地建设,新建了红石桥、芹河镇、上郡路办事、区食药局、区委党校等一批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逐步建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覆盖面。目前,全区24个乡镇、7个办事处、12个部门现已均建立了廉政教育室,基本形成了教育有阵地,学习有场所的浓厚廉政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