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2009年第一次领导干部向纪委会述廉会议在7月2日下午成功落下帷幕。此次述廉会议绥德县纪委总结了第一次述职述廉会议的经验和不足后,注重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在述廉工作各个阶段都有所注重,围绕“勤、形、实、针、促、改”六字方针,使此次述廉会议别开生面大获成功,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一、访廉、审廉注重”勤”。在述廉工作准备阶段,由监察局副书记和副局长各带一队,抽调纪委工作人员和纪委成员兵分两路,对述廉的四个乡镇和四个部门依次进行了走访。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述廉对象单位,不仅采取了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传统形式收集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还到现场观看了述廉单位的一些工作成果,查阅了述廉单位的相关工作文件,对述廉单位的工作实际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二、述廉注重“形”。此次述廉领导人的述廉报告都经过纪委工作人员的审核,对内容中的和访廉、审廉过程中所了解情况不一致的予以修改,述廉报告提前发给评议人员,直观性强使广大纪委委员和各界代表更能关注测评,达到测评预期效果,也能使广大纪委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多方面能力;实行量化测评,能够更真实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讲自己最不满意工作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举,过去述职述廉讲问题很少,要讲的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一次领导干部讲问题讲出了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有的领导讲自己最不满意工作是自己的工作质效。
三、评廉注重“实”。此次述廉会议中,开展了“三圈评廉”,即在工作圈、生活圈和服务圈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进行评议,增强评廉的客观性、真实性,提升评廉的效果和质量。评廉中评议的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述廉对象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和廉洁从政情况进行了评议,得出了一个更客观、真实的评议结果。
四、问廉注重“针”。此次述廉会议改变了以往问廉的做法,考官不仅是纪委委员,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纪检委监察局副局长、党风室主任、宣教室主任等参加评议。“考官”轮流进行现场提问、点评和打分,并当场填写述廉单位领导勤政廉政问卷调查表。问题一改以往的不痛不痒,有针对性,有些问题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尖锐深刻,改变了以往问廉中的回避问题、避重就轻现象。
五、考廉注重“促”。考廉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考住述廉对象,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方法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党纪法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次考廉采用的就是开卷考试的形式,但是在出题上,绥德县纪委工作人员则是下了一番功夫,各种知识点的比例、题目的难易程度、题型的分布等因素都充分体现在了此次考廉试题中。通过考廉,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学习自觉性,对依法行政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
六、馈廉、督廉注重“改”。在述廉整个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所发现的问题和评议员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工作人员都有详细的收集和记录。在述廉结束后,针对这些问题,都相应的采取措施,需要党政纪处理的党政纪处理,需要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需要整改的,会后跟踪督促整改。
文章来源:绥德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