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安局: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打印

今年以来,榆林市公安局纪委围绕“三转”,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快查快结,不断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民警违纪问题。上半年,榆林市各级公安纪委共受理群众举报369件,初核问题线索269件。

党委主动作为,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牢牢抓在手中

“凡是群众有反映,媒体有披露的公安民警违纪违法问题,不论涉及到谁,局纪委、监察室都要‘盘查过问’,快查严查,依法按规定快处。”这是榆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明做出一条的批示。榆林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纪律审查工作,创新领导责任机制,在党委扩大会、党风廉政会、队伍建设会等专项会议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要求建立与督察、法制、政工等内部监督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优势,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夯实承办民警,明确结案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纪律审查工作机制,确保案件快办快结。上半年,榆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亲自听取重大案件情况汇报9次,作出批示7次,提出要求11条。

纪委敢于“亮剑”,持续释放违纪必究信号

榆林市公安局纪委坚持执纪不手软,紧盯问题不放松,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打破以往单一靠信访举报“守株待兔”式的问题线索发现模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警务督察、专项检查和案中案等线索挖掘渠道的作用,点中穴位,精准发力,严肃查处了榆阳区看守所民警李某等3人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案;查处了榆林市交警支队高交五大队事故中队杨某违规处理事故案。在查处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方面,榆林市公安局纪委查处了吴堡县公安局副局长霍某、孙某,法制室主任张某、治安大队副大队长王某,榆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高某等5名民警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给群众造成损失的案件。此外,还严肃查处了不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等违纪违法案件,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崇文路派出所民警王某和5名派出所协警因违反工作纪律分别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对承担主体责任的领导进行问责;牛家梁派出所推诿不出警,对相关责任人停止执行职务并立案调查。

开展专项审计,为权力涂上“防腐剂”

榆林市公安局纪委将纪律审查与审计监督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审计监督,发现违纪线索,另一方面利用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审计。在专项审计中,全面落实跟踪问效整改工作,推行审计反馈书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逐项整改,被审计单位需将审计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限期书面报告市公安局纪委,实行跟踪问效和后续审计制度,整改情况存入审计档案。2014年,榆林市公安局共对6个分县局和2个下属单位开展了专项审计,审计总金额4.2亿元,发现各类问题155个,提出审计整改建议43条,被审计单位逐一整改。今年继续对7个分县局和3个市局直属部门开展专项审计。

狠抓廉政教育,筑牢廉政“防火墙”

榆林市公安局党委、纪委特别注重理论学习,纪委书记定期讲党课,组织全体民警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相关文件制度。对新任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廉政谈话。组织400余名民警观看《小官大贪》、《手莫伸》等廉政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民警岗位廉政教育,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在机关各楼层及重要醒目场所张贴廉政宣传标语和格言警句,在工作日志扉页印制了公安廉政宣言;在基层所队窗口单位悬挂反腐倡廉公益广告牌。举办了“扬正气,铸警魂”演讲比赛、廉政书画作品展和《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知识竞赛,并将明察暗访中拍摄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内参片》,在全市公安机关巡回播放。投资近300万元建成了公安监督管理信息平台,集教育管理、业务办理、分析预警、查案执纪等功能于一体,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上一条:定边:66名纪检监察干部上“考场”
下一条:榆林市全面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