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王岐山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的美好向往,党的历史责任。绥德县纪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为全县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2015年——选派三名“第一书记”进村扶贫
2015年,绥德县纪委选派三名年青干部成为第一书记,开展进村扶贫。审理室干部郭小瑞成为薛家峁镇张家塔村第一书记,工交财贸纪工委干部马璐成为 石家湾镇周家沟村“第一书记”,办公室干部赵媛媛成为白家硷镇辛庄村”第一书记”。
马璐是2015年8月25日第一次进村的,为解决全村105户382人的贫困问题,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反复论证后,最终制定了以黄芪药材种植为主,养殖为辅的新的农业规划,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尽快脱贫的目的。目前,在册贫困户黄芪种植40户,种植面积达400亩。为解决电网老化问题,改造并升级电网,马璐特向县电力局申请安装一台容量为50KVA的变压器,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争取2016年5月投入使用。根据群众需求,马璐又争取到地道站的资金在村内边界处安置了周家沟村村碑,对于周家沟村的边界作出了明确标示,联系超限站给周家沟村入口处安装了村道路指示牌。为了建设好周家沟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老年活动广场以及老年活动室,经过多次请求与协商,在文体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赶年底给村里安装了健身活动器材若干、乒乓球台1个、篮球架2个,并配置了老年秧歌音响一台,用于村内秧歌队专用。
马璐不仅在眼前看得到的事情上尽心尽力,还为整个村子做了长远规划。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会同村两委人员研究制定了周家沟村工作计划及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同时还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生活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努力使农民增收,农民富裕,维护稳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方面使村民们对周家沟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方便群众对村两委工作进行监督,督促村两委凝心聚力,争取把周家沟村建设成文明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郭小瑞成为薛家峁镇张家塔村第一书记后,按照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的要求,迅速投入工作,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座谈会,采取走村入户、登门拜访等方式,说明来意、了解情况,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实地查看和调查走访,初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该村存在的主要问题,郭小瑞扑下身子办实事。一是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其驻村任职期间,她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青年农民培养入党,努力改善党员学历、年龄结构;另一方面努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也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组干部。自她去年到村任职以来召开了三次党员大会,发展了二名积极分子。二是理清村里发展思路。在摸清张家塔村的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等基础上,村两委班子重新调整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计划,探索致富路子,和村干部、群众一起共同探讨村子在未来两年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她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跑项目、引资金,协调沟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截止目前,向民政局给村十五户贫困户申请到每户300多的救济款;协调县扶贫办为村里解决了五个农机具补贴;现已协调县民政局额为村阵地申请项目已上报省上,可给付资金10万元多;2016年春节为村民争取到一万元扶贫款,根据各户生活情况统一发放。
临近春节,县纪委三位常委,分三路带着廉政春联、米面油和数额不等的慰问金与第一书记一起慰问了所包村的贫困户。每到一户,纪委常委都与困难群众促膝交谈,嘘寒问暖,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鼓励困难群众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信心,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人生命运。
2016年——委局全体干部结对帮扶、精准扶贫
1月8日,新年伊始,县纪委书记高怀和就到县扶贫办调研精准扶贫工作,认真听取了县扶贫办15年以来的工作汇报。高书记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扶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二是要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协调好各个部门、乡镇的关系,领导好全县扶贫工作。三是要加强调研,对全县整个精准扶贫提供准确的思路和详细的规划。四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主体责任的落实。扶贫工作更要要抓好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自律。
1月28日,委局安排干部到张家砭镇柳湾村及黄家沟村对两个村的村情进行了初步了解。
3月7日,委局召开了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安排会。会上集体学习了3.2.1扶贫工作任务,确定了扶贫对象,安排在编在岗40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张家砭镇柳湾村及黄家沟村贫困户57户。同时提出工作要求,结对精准扶贫工作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根据类型制定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与对象之间的技长对接;作为纪检干部,要放下身子,放下架子,接地气,认认真真进村做好贫困户具体情况调查。
3月8日,全体干部,分为三组,由三名纪委常委带队,进村入户,做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查。黄家沟村全村耕地1235亩,总人口784人,人均耕地面积少,全村基本经济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80%),无养殖业,无大的种植业,但是因为离县城较近,村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村容村貌整洁。委局全体干部带着调查表,跟着村对干,每家每户上门摸底,看帮扶户的住房、身体状况,询问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帮扶户共同探讨需要帮扶的项目。干部的耐心询问,让村民赶到无比的暖心。临走时,每位干部都留下了自己的具体联系方式,希望和村民以后能长期的“交朋友”。摸底回来,委局领导要求每位干部必须就所帮扶户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并计划召开集体会议共同商讨每一户如何精准帮扶。
3月18日,县纪委又出台了《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明确了问责对象,问责范围,对精准扶贫进行全面监督。明确在脱贫工作中,不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没有做好进展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的;没有强化基层党建,切实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致使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年底不作扶贫报告或没有制定扶贫工作方案、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不建脱贫日志的;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在考核中一票否决的4类情形给予公开约谈、通报曝光、组织处理。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分为9类情形,如脱贫攻坚工作底子不清、情况不明,没有对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没有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实,没有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立脱贫认定机制的;没有逐村、逐户、逐人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措施的;不推进贫困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不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等制度的;不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行为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脱贫资金、项目管理职责,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没有建立扶贫公告公示制度的;全部给予党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