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府谷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和运用监督执法“四种形态”,即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确保宽严相济、共同发挥作用。
把纪律挺在前面,就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府谷纪委不断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纪律这把尺子,工作中,突出抓早抓小、抓常抓快,勇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碰硬。据了解,截至11月底,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4件,党政纪处分党员干部69人(科级干部9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拔烂树、治病树、护森林”已成为新常态。
“我们不断丰富拓展‘四种形态’的方式路径,把教育监督做在经常,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真正把‘四种形态’用好用实。今年对30名换届干部进行了责任约谈和警示提醒谈话,谈话对象不仅‘红了脸’‘出了汗’,这样的谈话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府谷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实践“四种形态”,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何救人,府谷县将教育放在首位,把教育监督管理深化到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突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用一个个“活”教材时刻警醒每一名党员干部。通过“谈心谈话、提醒谈话、责任约谈、诫勉谈话、函询谈话”等“一对一”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一对一”质询评议等形式,把“无病”常防、“初病”即治体现和运用到各个方面。 今年以来,府谷纪委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3场3000人次;编印《党员干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警示录》500余册……
“既用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把触碰纪律的党员干部拉回正轨,也通过后3种形态的跟进,提升了谈话函询、批评教育的说服力和震慑力,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有效减少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府谷县坚持纪挺在前,对于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在线索处置工作中,府谷严格按照线索的五种处置方式的同时,强化谈话函询与其他处置方式的综合运用,对一般性问题或轻微违纪的使用谈话函询方式要求被反映人作出情况说明,对线索具体、内容明确的组织力量快查快办,以查清主要事实为重点,综合运用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快查快结。
“既用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把触碰纪律的党员干部拉回正轨,也通过后3种形态的跟进,提升了谈话函询、批评教育的说服力和震慑力,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有效减少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此外府谷不断拓宽群众信访渠道,建立了“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短信”五位一体信访平台,并通过纪委监察局网站微信接受一些来信。把好问题线索精准化筛选关口的同时,及时发现核查违反纪律和规矩的问题,对反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一般轻微违纪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及早提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