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打印

      

  2011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方针,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强化措施抓落实,突出重点抓特色,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监督检查工作扎实有效。加强对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水利项目26个,涉及资金7800余万元;督促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整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4个;督促对2008年以来立项、开工、在建的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查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5起,党政纪处分2人。深入开展“抓落实、促发展”专项督查活动,先后对抗旱减灾、保障性住房建设、千名干部下基层、210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乡镇干部作风、重大项目推进、“四创”、食品安全、资源型城市转型、非法占地私搭乱建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督查,有力促进了重点工作的落实。加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召开了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印发了换届纪律《警示提示卡》,派出换届纪律监督员,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保证了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党风建设和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加大廉政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3000多件次,利用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活动660场次,教育党员干部2.2万人次。举办了市直机关重点岗位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对全市41名新任基层纪委书记进行了纪检监察业务培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395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25人次,任前廉政谈话164人次,警示训诫40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有所下降。对26名领导干部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推进。认真落实省上13项制度,村民监督委员会换届工作进展顺利;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范围延伸到区县部门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全市所有乡镇建立了机关“廉政灶”,乡镇公务接待费用继续下降;对568名拟提拔干部进行了廉政法规考试,及格率100%;全市建立乡镇办案协作区13个,乡镇办案协作机制全面建立;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配送金额672.8万元,配送率达到100%;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系统正式启动运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向纪委全委会述职述廉制度、信访听证终结制度、民主决策责任倒查和财务公开联签会审等制度实现了工作常态化,基层便民服务制度、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向重大建设项目派驻监督检查组制度稳步推进。同时,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新机制,实行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和纠风巡查制度。全面推行惩防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台账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任务落实,牵头的86项任务已完成83项,完成任务的97%。

 

  案件查办工作力度持续加大。2011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83件次,初核53件,了结38件;立案19件,结案18件,党政纪处分2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8人,其他人员9人。认真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立案4件7人。认真落实“一案双报告”制度,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重视办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了办案人才库,查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纠风及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摸排出的143个项目分类建立台账,发出监察建议书19份。扎实开展涉路单位执法行为专项整治,检查公路收费站、超限检测站、卸货点以及部分重点源头监管企业20余个。认真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推行防治“小金库”承诺制。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完善了审批制度,强化了监督措施。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开展了“政风行风热线——聚焦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建立了政风行风外呼测评机制。

 

  源头治腐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项目审批和实施程序,实行行政许可项目动态管理。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在9个市级部门开展了预算公开试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市243个全额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全履盖。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市本级73个一级预算单位已持卡运行。

 

  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创特色、上水平,出成绩”活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开办了“纪委讲堂”,举办了办案技能集训活动,有效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

 

文章来源:铜川市电子政务办


上一条: 铜川市召开投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
下一条: 铜川“重拳”出击严查教育乱收费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