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三问三解”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铜川市纪委按照省市“三问三解”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采取“四步”工作法助推“三问三解”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建机构,增强组织保障。铜川市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省、市开展的“三问三解”活动,及时召开市纪委常委会,对省、市“三问三解”活动进行认真的传达学习,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开展“三进三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和《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中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为组长,市纪委各副书记为副组长,市纪委各常委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机构,同时成立了包农村、包企业、包社区工作组,由市纪委分管常委任组长,各相关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组。各区县,市级各派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也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一致,相互联动的工作网络机构,为省、市“三问三解”活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早动手,摸准“三问”实情。省、市“三问三解”活动一安排,市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各分管书记、常委迅速带领工作组深入各区县,各基层单位,包扶的村、社区、企业单位,扎实开展认人、认门、对接包扶和调查摸底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分工,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联系蹲点等形式,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发放调查问卷,详细记载摸底情况。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参与“三问三解”活动的领导干部300余名,走访群众780户,发放调查问卷950余份,征求意见420条,确定拟办事实14件,结对帮扶146人,通过领导带头,分片包抓,迅速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掀起了“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农户,纪检干部集体深入农户,包扶干部进村入户”的“三问三解”活动高潮。
三、定措施,力求“三解”办实事。市纪委把3月份集中走访阶段确定的拟办事宜作为开展“三解”办实事的重点。结合实际,区分情况,制定了《市纪委监察局“干群结对帮民富”活动帮扶对象情况调查表》、《市纪委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连心卡》、《市纪委机关开展帮扶活动安排表》、《市纪委机关帮扶工作计划》等多项措施制度,力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市纪委农村、社区、企业帮扶工作组针对前一阶段走访调查后确定的拟办大事,协调帮扶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次,培训群众6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手册300余册,帮助群众解决人需饮水、生产道路等扶贫产业实际问题6件,化解矛盾纠纷3起。协调解决帮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办许可证(医药超市)、幼儿园办学许可证、社区活动广场建设、3.8万元福彩资金及其他扶贫资金等大事4件,化解矛盾纠纷2起。协调解决帮扶企业项目用地、施工手续等问题2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上门入户排查,现场受理群众的合理诉求。耀州区在“三问三解”活动中建立了医生家庭签约服务制为民服务。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先后与2316户6823名辖区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设置了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宣传牌,公示基本情况。全区到签约对象家庭开展“送医疗、保健康”活动2570次,向2886名患者提供了免费初级健康诊疗服务,向4578名群众提供了健康咨询服务。通过真抓实干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三问三解”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有了较大改变。
四、抓督查,助推“三问三解”见实效。为了使“三问三解”活动能够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市纪委将“三问三解”活动的督查工作融入到纠风巡查、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等专项督查活动之中,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与全面督查相结合的方法,分片对全市的“三问三解”活动开展情况及遵守纪律情况进行全面督查。重点督查领导重视情况,人员到岗情况,省市确定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要求主要领导要负总责,逐级明确职责和任务,层层抓好落实。下基层要带头严守纪律,轻车简从,不得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要充分发挥网络、宣传栏、内部刊物、反腐倡廉图片展等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要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区县每月上报不少于2篇,部门不少于1篇。同时将“三问三解”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在活动中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反映好的给予加分,对工作敷衍、群众反映不好的坚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铜川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