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紧盯“七寸”严查“蝇贪”
打印

“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近年来,印台区坚持挺纪在前,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正风肃纪、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增强看齐意识,注重夯实责任。紧跟中央和省、市纪委部署,召开“全区纠查农村(社区)‘四风’和腐败问题“推进会”,扎实安排部署。区委书记和区纪委书记分别与9个镇(街道)、57个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书和15个纪委(纪检组)签订监督责任书,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觉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建立专门台账,修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对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却又查处不力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加大执纪巡查,注重摸排线索。紧盯节点,重点对“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超标准接待、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重要单位岗位值班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110余次。常态化开展季度巡查,就三公经费、纪律作风、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查处情况等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办法,深入全区9个镇(街道)、57个部门进行执纪巡查。对14个区级部门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察,发现问题14个,提出建议9条,并督促其进行扎实整改。

开展财务检查,注重源头预防。以规范管理村级资金为重点,在全区107个村,18个社区开展财务大检查,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亮剑。大检查紧扣惠民政策和专项资金落实、资产资源交易、财务收支、基础设施建设及资产负债等5方面检查内容,细化为15类41项检查事项,对号入座开展检查。通过自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受理信访相结合、核查处理与通报曝光相结合、纠正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发现的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较差、农村“三资”监管不到位、经济合同签订履行不规范等7类问题及时予以反馈纠正,给9个镇办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并对部分责任人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完善制度建设,注重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中省市纪委各项反腐倡廉制度和市纪委重点推行的监督执纪“十项”制度,在9个镇办,32个区政府部门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在107个村和18个社区狠抓村(居)务公开,加强村(居)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提高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报酬为每月800元,为社区监委会主任落实报酬,专职每月1800元,兼职每月600元。认真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制定了《铜川市印台区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3名同志进行了容错纠错。

强化教育监督,注重熏陶引领。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基层党员干部。9个镇(街道)党委、57个区级部门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学内容,促使全体党员学深悟透。编印了《印台区廉洁建设学习“口袋书”》、《农村社区党员应知应会党纪党规(摘要)口袋书》。打造全市首家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广阳村廉政之家。组织观看《镜鉴》、《永远在路上》等教育警示片,组织赴崔家沟监狱、惠家沟郭秀明纪念馆开展正反面教育,深入开展巡回宣讲和“党纪党规送学”廉洁教育活动,累计送学18场次,巡回宣讲21场,参加党员干部1300余人。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聚焦主业。 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三转”,充实了6个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的力量,明职定岗,落实了办公场所;通过选调、招考等方式新增了24名干部到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工作,对6个纪检监察室的人员调整充实,做到人员向办案领域倾斜。加大培训力度,先后选派81人参加了中、省、市纪委干部培训,举办了三期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培训纪检监察干部120余人次。同时通过“以案代训、上挂下派、以会代训”等方式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进行了综合研判,配足9个镇(街道)纪委力量,为每个镇(街道)纪委落实了每年2万元纪检经费。

盯重点严查处, 注重追究问责。结合基层实际,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举报投诉最密集、基层表现最突出的五类问题,倾斜力量,持续发力,严查快办了一批违纪违规问题。严查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设和惠农扶贫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贿赂、挪用等问题。两年来查结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47起,党政纪处分50人,9个镇办消灭了“零查处”现象。对1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报曝光,进一步提升震慑力度。


上一条:铜川强化“两会”会风会纪监督 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
下一条:宜君出台《脱贫攻坚工作失职失责问责办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