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二字,虽简短却意蕴深远。它描绘出一幅丰收与忙碌的画卷:麦子黄了,油菜收割了,秋季的水稻和大豆也需及时下种。这简洁明了的文字,不仅勾勒出农忙的场景,更蕴含着自然有序的韵味。宋代诗人陆游在《时雨》一诗中写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芒种之际,无数农民埋头苦干,为华夏大地增色、为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辛勤劳作。
芒种象征着耕耘与收获的交融,是万物肆意生长的季节,也是农忙季节的高峰期,若错过此时机,便难以再种植。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芒种不种,再种无用。”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执着,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逻辑,再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丰厚回报,无不诠释着勤奋劳作的价值。有人说,人生也有四季,这很大程度上是从生理的角度而言的,从精神层面上讲,人生可以分为两季:勤奋努力就是旺季,懈怠懒惰就是淡季。这是一种生命的哲理,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自古以来,蕴藏在奋进里的哲思,总是令人激情满怀。诸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坚持不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踔厉奋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成败之道,等等。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勤奋的人。作为党员干部,干事更应坚持以勤为先,要勤学习、勤思考、勤判断、勤行动,以自己的辛苦付出实现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如果一味吃老本,不谦逊、不戒骄、不谨慎,贪图享乐,贪污受贿,那必将会遭到人民的唾弃。只有始终与勤奋为伴,生命之树才会常青。
《左传》有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此语道出了为政之道的一个核心,就是勤勉与坚持,如同农民耕作,需日夜不懈,方能迎来丰收。新时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很重,要学习的新知识、解决的新问题很多,更需深刻领悟“政如农功”的内涵,时刻不忘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勤奋扎实工作,努力做勤勉敬业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的基本功,在工作生活中做到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勤学苦练、增长才干;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涉深水者得蛟龙”的抱负,钻进去深研、走出来细想,反复琢磨、辩证思考,把书中知识升华为自己的思想;要保持立说立行的风格,说到做到,干脆利落,不放空炮,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闯劲、“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往无前、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