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党的组织纪律是我党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没有铁的纪律作保证,革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我们党是一个有着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严明的纪律和统一的行为规范作保证,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多次战胜困难,取得胜利,除了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外,就是靠严格的纪律作保证。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亲自为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并谱写成歌曲,在共产党员中传唱,成为我们党和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保持铁的纪律、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我们事业的成功,“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加强纪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全会上专题作了《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严密党的组织制度和铁的纪律,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和发扬的。
实践表明,严肃党的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增强纪律观念,是推动党的事业前进的锐利武器,也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队伍纯洁性的锐利武器。我们党是按照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组织起来的,要实现党制定的目标,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只有纪律严明,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纪律是否严明,直接关系到党的团结乃至前途命运。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表明,党的发展壮大,一刻也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当党的纪律受到严重破坏时,党就面临着分裂和和失败的危险。张国焘另立“中央”搞分裂,给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林彪和江青反党集团也是违背我党的纪律,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历史经验表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党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和维护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原则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遵守党的纪律问题,积极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努力做到有更高的政治觉悟、更高的纪律性、更强的法制观念。只要全党坚决执行党的纪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的各项工作就能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就能永葆党的青春和活力,就能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让党的组织纪律成为“警戒红线”
党员领导干部头脑里要时刻有根“纪律红线”,要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才能从好政、服好务。《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就是党的“纪律红线”,在“不可为”方面规定了明确的硬杠杠,能够时常起到一种提醒的标示性警戒作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在“纪律红线”前止步。
首先要端正思想,真心实意地学习好《廉政准则》,做到真正入心入脑,为严格遵守打好基础。一是千万不要有无所谓的思想。不要总是强调工作繁忙没时间学,不要应付装门面地学,到头来弄个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最终可能会稀里糊涂违纪违法。二是千万不要有过于自信的思想。不要觉得自己在廉洁从政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不要认为一切腐败的东西都离自己很远,没有必要学习《廉政准则》等规章制度,其实一个人抵御腐败病毒的“免疫力”是很有限的。现实中很多案例已证明了这一点。三是千万不要有抵触情绪。不要从内心排斥《廉政准则》等规章制度,不要一提这些规章制度就不愉快、就皱眉头,坐不下来,学不进去,偶尔学学也是为了应敷检查。这样下去,其后果只能是执迷不悟地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简单的号召、轻描淡写地强调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在狠抓学习上下功夫。《廉政准则》是规范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领导干部稍有不慎就会“撞红线”、“触禁令”。对于这一关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荣辱前途的重要制度,既要广泛宣传,更要加强学习培训,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高标准、严要求,不妨对党员领导干部逐人过关,使之达到熟记和背诵8项“禁止”52个“不准”的要求。这是把《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提高《廉政准则》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头脑清醒,把握好几个重点环节,做到“有效管用”,确保自身“政治安全”。一是把握好人情往来这一环节,特别要注意金钱的往来。综观众多反面典型,因把握不好人情往来这一环节而堕落变质为腐败分子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把握好人情往来这一环节,其核心是必须要坚持原则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增强法纪意识,切实筑牢人情防线。要正确处理人情与法纪的关系,不开“人情门”、不办“人情事”、更不能收“人情费”。要严格约束家属及亲戚禁止利用自身职务谋取私利,特别要把握握好家人上学、就业、婚姻和节假日人员来往频繁等重大环节;要用清醒的头脑构筑自己的“生活圈”,把握好结交挚朋好友这一环节;要严格要求下属,常提醒、勤督查,使下属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做到廉洁奉公、秉公办事,营造良好的周边氛围。二是把握好职务消费这一环节。长期以来,职务消费在使用目的、消费成本、管理主体和指标控制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缺乏科学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自觉把握好职务消费这一环节。在职务消费中要有适度意识,要有节俭节制意识,坚决抵制享受思想,切不可放纵为所欲为,追求低级趣味,涉足低俗场所,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要求的人生底线。我们都不要忘了做人为官最基本的东西。三是把握好权力责任这一环节。如何把握好权力责任这一环节,其前提是必须要注重规范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增强防腐意识,切实筑牢制度防线。要规范用权、监督用权、阳光用权。严禁“权钱交易”,不准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私有财富;严禁以权谋私,不准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亲朋好友私利服务;严禁有权乱用,不准把行使手中的公共权力当儿戏,失职渎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还应不断增强尽责意识,强化责任观念,筑牢责任防线,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有效管用”的要求,切实取得有效成效。
让党的组织纪律成为“执纪利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就是要使包括组织纪律在内的各项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向一切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亮剑。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违纪违法案例表明,党员、干部出问题,最后都是因为纪律的突破,必须引以为戒。党员的纪律自觉不是天生的,需要党组织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引导和督促,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还要施以惩戒,这样才能使遵规守纪成为党员的一种习惯、一种意识、一种品质。党的各级组织要教育引导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纪律约束。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党性党风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党的纪律教育,通过经常性的纪律知识讲解、案例剖析等形式,促进党员纪律意识的养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坚决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坚决不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度,自觉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每个党员干部无论党龄长短、职务高低,都要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不能独来独往,天马行空,脱离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外。党员干部要相信组织,对党忠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
纪律,法度之约束。任何组织,若没有纪律,必定是散沙一盘,何谈向心力、凝聚力,又怎会被称为“组织”。可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八千余万名党员,队伍之壮大,离不开严明的组织与纪律约束。当前,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更离不开严明的组织纪律。反之,将致出现腐败现象和发生腐败行为,影响和关系到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生存。作为国家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时刻遵守党的纪律,深入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提出“四个切实”,即“切实增强党性”、“切实遵守组织制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争做执行纪律的表率,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权威性。
同时自觉反腐倡廉,就要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从思想上筑牢防线,树立廉洁意识,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不贪不占,积极抵制各种灯红酒绿的诱惑,积极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努力为国家的反腐倡廉工作尽一份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党的组织纪律是我党制胜的法宝,只有让党的组织纪律成为人人不可触碰的“警戒红线”、执政利剑,成为 “带电的高压线”,我们才会还自己一片净土,一个更加和谐、美好、幸福的家园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