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主题不变,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镜头不换,表明了中央、省市委根治“四风”顽疾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通过从上到下力度空前的整治,“四风”问题的到有效遏制,但是由于“四风”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四风”现象依然存在且日趋隐蔽化,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影响很坏,如任由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深刻剖析“四风”的理论本质和现实表现,对于对症下药、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风”问题的理论本质和现实表现
治病重在治本,治本首先要深挖病根,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摸清病灶、刨出病根。“四风”问题的本质上是工作作风问题。其现实表现形式既有大范围的“流行病”,也有小范围的“地方病”,在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位党员干部身上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地依然存在。
形式主义: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与官僚主义相似,其根本是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根源在于工作责任心缺失,只讲形式、不看结果,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一种“作秀”。其现实引申表现为:开会过程中,官话套话连篇、内容假大空、以会议落实会议;制定文件时不结合实际,空洞无物、难以落实,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部署虎头蛇尾,重安排、轻检查,只管开头、不管结果;学习时不注重实效,以完成任务、凑字数、应付检查为目的;下基层走马观花,沉不下去,只看示范点,只求拍拍照、录录像、上镜头,看不到全面真实情况;一些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看似认真、热情,但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只满足于将群众糊弄回去;一些普通干部出勤不出力,上班就是坐办公室喝茶看报,单位的工作、荣誉与自己无关。形式主义蔓延,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也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孪生兄弟,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违背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源在于封建残余的“官本位”思想和衙门作风,其实质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其现实引申表现为:开会时随意扩大参会范围、会议规模,需要找人陪衬、突出自己,讲话发言冗长、主题不突出;制定政策、下发文件时不经调研,单纯以领导个人意志为导向,导致政策不符合实际、难以操作;下基层工作时前后簇拥,对基层工作不经研究就指手画脚,随意安排,听不进去反面意见,热衷于给别人当老师;县级机关干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生硬、颐指气使、高高在上,总有一种优越感;一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升迁工程,随意运用手中的公权力为自己铺路。官僚主义存在,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犹如一座大山,会阻断上级机关与基层干部、群众的真诚沟通,会破坏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享乐主义:是官僚主义的衍生品,违背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根源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其实质是意志消沉、进取心丧失。其现实引申表现为:开会、安排工作时照本宣科,不思考、不研究工作,下属写什么自己就读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路;制定政策、文件时只满足于照搬照抄,不愿动脑筋、不思考;日常工作中不学习、无创新,只会按部就班,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愿为工作得罪人;一些机关干部上班无所事事、昏昏欲睡,下班后生龙活虎、歌舞升平,工作中拈轻怕重、推诿扯皮,怕吃苦、不愿下基层,在机关中论资排辈、坐等提拔,即使提拔后也不安心工作,而是热衷于人际往来、拉帮结派;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以车代步,坐不住、吃不下、住不进,只到交通便利的镇村。乐主义盛行,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将使广大党员干部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奢靡之风:是享乐主义的孪生姐妹,更是享乐主义的延伸和扩大,违背了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滑坡,其实质是剥削阶级特权思想。其现实引申表现为:一些部门热衷于到风景区、旅游地考察、开会、搞培训,热衷于借招商之名搞迎来送往、大吃大喝,热衷于搞大型节庆、庆典活动;开会、搞活动时不计成本,资料、文件一大堆,甚至有的活动事先多次进行演练彩排,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不菲;下基层时,对基层招待挑三拣四,如果觉得未达到自己要求,便在工作检查、考核、审批、资金拨付等方面层层设卡、制造障碍,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些领导干部过分注重个人待遇,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使用上超标准配备、豪华装修,甚至相互搞攀比;一些机关干部工作贪图享乐、得过且过,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对工作消极应付。奢靡之风泛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
二、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四风”之害,在于削弱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腐蚀党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任其蔓延,后果严重。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上述表现,坚持从实际出发,认清实质挖根源,针对现象抓整治,才能最终把病灶清除、把病根拔掉。
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深挖形式主义根源,做到以平和之心对待“名”。首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重要论述的要求,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抓工作、抓落实、抓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继续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加快龙驹寨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商镇城乡统筹示范区、棣花文化旅游开发区、竹林关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商於古道文化景区开发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预期目标、工作重点,增添举措、顺势而为,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争做加快发展的急先锋和排头兵;其次,要发挥领导或上级带头表率作用,在检查工作、评定优劣时更加注重实质,而非只看表面,如此上行下效,才能让“摆花架子”的人和事彻底没有市场;第三,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决策、做事时多从群众利益出发,为丹凤发展多办一些 “利长远、打基础”的实事,围绕“一体两翼”,加快商丹一体化进程,不断推动我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围绕“四大区域”、“四大战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现工业经济、农村经济、旅游三产齐头并进,使丹凤在“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中起到引领、放射、示范作用,为丹凤实现富民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上深挖官僚主义根源,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干部群众观和公仆意识教育,改变观念,摆正位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意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坚持 “双线”督查暗访、干部作风建设监督举报卡等制度,严格执行监督和执纪问责。深化政风行风测评评议、民主评议站所股长等活动,彻底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封建“衙门”作风;抓好财税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生态环境保护、干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摒弃“唯考试、唯票数、唯年龄、唯资历”的做法,将用人发言权由上级领导说了算变为人民群众说了算。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以人财物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为重点,试点开展以分权制衡机制,把“人事管理、财务收支、物品采购、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等关注程度高的权力,科学合理的进行权力配置,着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制约有效的防控体系。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享乐主义根源,做到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强化各级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重点,加强各级干部的艰苦奋斗教育,促使带头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为丹凤谋发展、为群众谋实惠上。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考核,探索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科学化机制,让踏实苦干的干部有路子,让混日子的干部没位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经费预算管理,规范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杜绝铺张浪费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力度,形成有力震慑,让享乐主义歪风无法抬头。
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上深挖奢靡之风根源,做到以知足之心对待“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重要论述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做到为政清廉;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要求,时刻保持“赶考”心态,始终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永葆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与政治本色;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提高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保持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和高压态势,让腐败无处藏身、奢靡之风无法抬头;同时,解决好用人导向的问题,探索改变目前这种“好与不好、升与不升”全由上级决定的现状,真正实现干部的升迁由群众和基层说了算,只有这样让基层干部树立起踏实干事的理念,才能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群众利益,才能让他们多务实、少务虚,真正达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想要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