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军:突出教育 克服特权 不断提升党员的拒腐防变能力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能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问题;要采取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要使党员干部及时消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争做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的模范,就必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艰苦奋斗、权力观教育。

一、注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切实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理想决定信念,信念实现追求。理想信念至关重要,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并且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型航母,就是因为有理想、有马克斯主义信念,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没有这样的信念和精神,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和精神,就没有一切。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在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上,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上,有了这样的信念,有了这样的感情,胸怀就会开阔,目光就会高远,志向就会宏大,就会有百折不挠的政治品格,勤勉实干的奋斗精神,富贵不淫的浩然正气,才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腐败分子深入泥潭无法自拔,根本在于心态失衡导致理想信念动摇,道德良知滑坡,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党员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必须特权思想,克服不良的攀比心理,在工作上,要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在生活上,比群众口碑好差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主动简单工作、简单生活、简单做人,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对名利想得开、看得清、放得下,时刻做到灵净土,保持原色原味人生,不以私情废公义,不拿原则做交易。

二、注重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艰苦奋斗反映个人品格,体现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廉洁勤政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看,要求党员干部的消费节制在合理限度内,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从精神层面看,只要保持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勤俭作风,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了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保持艰苦风斗作风,是防止腐败渗入的第一道关口,对自己要筑起耐得住艰苦的心理防线、顶得住歪理的思想防线,挡得住诱惑的精神防线,管得住自己的律己防线,真正做到淡泊名利,一身正气,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克服铺张浪费,贪图享乐和盲目攀比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艰苦”也要“奋斗”;既要反腐,也要反庸;既要干净,又要干事;用良好的工作姿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注重开展权力观教育,努力提升党员干部坚守清贫、远离腐败的自觉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公共权力,人民群众都很关注,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出现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公权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公民的权利是公权力的起点和源泉。党员干部要明确认识到公权的来源,认识到手中的权利就是沉甸甸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必须敬畏法律、敬畏人民、敬畏组织,做事一定要考虑后果,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用好手中的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私心和贪欲是万恶之源,沉溺于腐败不能自拔的人,无不起因于严重的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人生在世,日食三餐,夜宿七尺。不要看到别人钱袋子鼓了、手中的权力大了就心理不平衡。要常修为政之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珍惜政治生命,珍惜荣誉名声,珍惜家庭亲情,珍惜平凡生活,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干好本职工作作为第一责任。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思想稍有放松和懈怠就可能丧失原则,沾上污垢,滑向腐败。一些人对权力向往,是认为有权利的地方又油水,但是有油水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摔倒的地方,更是摔倒后不容易爬起来的地方,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大的诱惑要警惕,小的诱惑不可掉以轻心,要把握住自己,不能有尝试心里、侥幸心理、麻痹心理。

在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惩治的力度,时刻对腐败分子形成高压态势,营造不敢腐的良好氛围,以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上一条:刘爱军: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是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基础
下一条:王志伟:新形势下县纪委书记要牢记使命 有所作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